“登門執別有不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門執別有不答”全詩
顧我何堪能至此,正緣同德又同門。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謝田氏》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田氏》是宋代陳師道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門執別有不答,
譯文:登門執意分別,無法回答,
慚愧公家父子孫。
譯文:為公家父子孫感到慚愧。
顧我何堪能至此,
譯文:我怎能忍心到達這個地步,
正緣同德又同門。
譯文:正是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德行和門第。
詩意: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內心矛盾和愧疚之情。詩人感到遺憾和無法回答對方的離別之舉,同時也為自己作為公家子弟的身份感到慚愧。他不禁自問,自己怎么能夠使對方到達這樣的決斷。然而,詩人也明白,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品德和門第,命運使然。
賞析:《謝田氏》通過簡練而深情的詞句,表達了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內心的掙扎。詩人在面對別離時的無法回答和自責中,展示了對友情、家族責任和社會地位的思考。他的內疚和惋惜,讓人感受到他對友誼和家族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情感的復雜性,同時也呈現了宋代文人對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的思考。這使得《謝田氏》成為一首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佳作。
“登門執別有不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tián shì
謝田氏
dēng mén zhí bié yǒu bù dá, cán kuì gōng jiā fù zǐ sūn.
登門執別有不答,慚愧公家父子孫。
gù wǒ hé kān néng zhì cǐ, zhèng yuán tóng dé yòu tóng mén.
顧我何堪能至此,正緣同德又同門。
“登門執別有不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