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無閑事可思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無閑事可思量”全詩
不作北門東掖客,更無閑事可思量。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讀白樂天臨水坐詩》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白樂天臨水坐詩》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方社里收身早,
白發人中得計長。
不作北門東掖客,
更無閑事可思量。
詩意:
這首詩以讀白樂天臨水坐詩為題,表達了詩人陳師道在寧靜的西方社里悠然自得、老去的心情。他認為自己已經在社會中立下了足夠的功業,所以早早地隱退了,享受著寧靜與安樂。白發人中得計長,意味著他在人生中經驗豐富,智慧成熟。詩人不愿意涉足紛繁復雜的北門東掖,也沒有什么閑事可思量,因為他已經追求到了內心的寧靜,不再被外物所困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陳師道特有的隱居心境。通過描繪自己早早地隱退于社會之外,他表達了對寧靜與安逸生活的向往。白發人中得計長的形容,展示了他的成熟和智慧。北門東掖是指紛繁復雜的世俗事務,詩人明確表示不愿意涉足其中,體現了他對寧靜生活的堅守與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追求內心平靜的渴望,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詩人通過自我隱居的選擇,表達了對繁忙世俗生活的超脫,追求內心的安寧與自由。這種清逸的心態和追求內心真實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更無閑事可思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bái lè tiān lín shuǐ zuò shī
讀白樂天臨水坐詩
xī fāng shè lǐ shōu shēn zǎo, bái fà rén zhōng de jì zhǎng.
西方社里收身早,白發人中得計長。
bù zuò běi mén dōng yē kè, gèng wú xián shì kě sī liang.
不作北門東掖客,更無閑事可思量。
“更無閑事可思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