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蛇妖頓覺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牛斗蛇妖頓覺非”全詩
李賀固知當得疾,沈侯可更不勝衣。
驚逢白璧山千仞,會見黃金帶十圍。
扣信詩書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和黃預病起》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預病起》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似聞藥病已投機,
牛斗蛇妖頓覺非。
李賀固知當得疾,
沈侯可更不勝衣。
驚逢白璧山千仞,
會見黃金帶十圍。
扣信詩書端作祟,
孰知糠籺亦能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病中人的景象。詩人聽聞藥物已經對病情產生了影響,感覺自己身體里的牛魔和蛇妖似乎已經不復存在。李賀這位詩人固然具有才氣,但他也明白自己必然會得病;而沈侯則更加無法承受病痛的折磨。然后,詩人突然發現自己來到了高聳入云的白璧山,見到了用黃金做成的腰帶環繞十圍。最后兩句揭示了詩人對信件、詩書和食物的思考,他意識到即使是糠秕也能養育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病中人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病痛帶來的痛苦。詩中的牛斗蛇妖象征著疾病和不幸,詩人感到自己似乎擺脫了病痛的困擾。然而,李賀和沈侯的例子提醒詩人,疾病無法避免,即使是有才華的人也無法逃脫。接下來,詩人的意識仿佛穿越到了一個奇幻的世界,白璧山和黃金帶象征著富貴和榮耀,與病痛形成鮮明對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食物的思考,他認識到即使是看似簡單的糠秕也具有重要的價值。整首詩詞通過對病痛、幻想和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真正價值的反思。
“牛斗蛇妖頓覺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yù bìng qǐ
和黃預病起
shì wén yào bìng yǐ tóu jī, niú dòu shé yāo dùn jué fēi.
似聞藥病已投機,牛斗蛇妖頓覺非。
lǐ hè gù zhī dāng de jí, shěn hóu kě gèng bù shèng yī.
李賀固知當得疾,沈侯可更不勝衣。
jīng féng bái bì shān qiān rèn, huì jiàn huáng jīn dài shí wéi.
驚逢白璧山千仞,會見黃金帶十圍。
kòu xìn shī shū duān zuò suì, shú zhī kāng hé yì néng féi.
扣信詩書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牛斗蛇妖頓覺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