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余戰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英雄余戰伐”全詩
能吏于今少,春風及此行。
英雄余戰伐,犴獄寄廉平。
未肯輕衰疾,人來闕寄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澶州錄曹宋參軍》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澶州錄曹宋參軍》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宦游男子事,訪別故人情。
能吏于今少,春風及此行。
英雄余戰伐,犴獄寄廉平。
未肯輕衰疾,人來闕寄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宦游之士的心情和境遇。他在離別故友之際,感慨萬千。如今,能夠勝任官職的人才越來越少,而他正面臨著離開的時刻。他將自己稱為英雄,曾經參與戰爭和平定動亂,現在卻陷入了囹圄之中,寄托著廉潔與公平的希望。盡管他身體已經衰弱,但他并不輕易放棄,仍然期待著人們能聽到他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表達宦游之士的境遇,抒發了自己對時代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感嘆。他深感時代需要有能力和才干的人來治理國家,然而這樣的人才卻越來越少。詩中的宦游男子身世曲折,曾經參與過戰爭,也曾被囚禁,他對于廉潔和公正仍然抱有信念,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聲音傳達出來。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時代變遷和社會現象的思考。詩人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描寫,反映了整個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盡管面臨艱難和困境,詩人仍然堅守初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聲音,為社會帶來一絲希望和正義。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坎坷與追求的思考,使人產生共鳴和思索。
“英雄余戰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án zhōu lù cáo sòng cān jūn
送澶州錄曹宋參軍
huàn yóu nán zǐ shì, fǎng bié gù rén qíng.
宦游男子事,訪別故人情。
néng lì yú jīn shǎo, chūn fēng jí cǐ xíng.
能吏于今少,春風及此行。
yīng xióng yú zhàn fá, àn yù jì lián píng.
英雄余戰伐,犴獄寄廉平。
wèi kěn qīng shuāi jí, rén lái quē jì shēng.
未肯輕衰疾,人來闕寄聲。
“英雄余戰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