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冢上牛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冢上牛羊”全詩
官池下鳧雁,荒冢上牛羊。
有子吾甘老,無家去未量。
三年哦五字,草木借輝光。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西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西湖》
中文譯文:
小徑剛夠腳步,寒花只自散發香氣。
官池中有鳧雁,荒冢上有牛羊。
有子孝順養我到老,無家可歸尚未衡量。
三年只有五個字,讓花草借來輝煌光彩。
詩意:
《西湖》是陳師道描繪了西湖美景的一首詩。詩人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人生的感悟。詩中以西湖的小徑、寒花、官池、荒冢等景觀為背景,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以及人生的無常和自然的輝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西湖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小徑雖然狹窄,但足夠迎合行人,寒花雖然在荒涼之地,卻自發地釋放出芬芳。官池下有鳧雁游動,上面有牛羊自在地放牧。詩人表達了對子孝順的贊美,愿意與子相伴到老,同時也表達了無家可歸的遺憾。最后,詩人用簡短的五個字來形容三年的光陰,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生命的脆弱,但也借此說明了草木在歲月中依然能散發出輝煌的光彩。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境遇的感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中喜悅、悲傷、無常和堅韌不拔的思考。詩人運用寥寥幾筆,勾勒出了豐富的意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自然與人生的美妙。
“荒冢上牛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ú
西湖
xiǎo jìng cái róng zú, hán huā zhǐ zì xiāng.
小徑才容足,寒花只自香。
guān chí xià fú yàn, huāng zhǒng shàng niú yáng.
官池下鳧雁,荒冢上牛羊。
yǒu zi wú gān lǎo, wú jiā qù wèi liàng.
有子吾甘老,無家去未量。
sān nián ó wǔ zì, cǎo mù jiè huī guāng.
三年哦五字,草木借輝光。
“荒冢上牛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