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須微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投老須微祿”全詩
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
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
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爛石村》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爛石村》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爛石村
亂石何年爛,千林昨夜黃。
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
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
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
中文譯文:
村莊的石頭幾時變得破爛不堪,昨夜的千林已變黃。
黎明時分,農人們帶著鳥雀一起來到田野,牛羊在麥田的土堆上自由穿行。
投奔老人的只能得到微薄的俸祿,但他們堅守自己的節操。
洗凈心靈,能夠聆聽到吉祥的言語,對時事的變遷卻難以預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爛石村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田野和村莊的描繪,折射出人們的生活和心境。詩人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農村的景象展現在讀者面前。
詩的第一句「亂石何年爛,千林昨夜黃」,通過對村莊景色的描繪,展現出石頭破爛和林木變黃的情景。這一景象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也呈現出自然界的變化。
詩的第二句「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描繪了黎明時分農人們勞作的景象,以及牛羊在田野間自由穿行的情景。這一描寫展示了農村生活的樸實和自然的狀態。
詩的第三句「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表達了老年人的境遇和他們對生活態度的堅守。盡管老人們只能得到微薄的俸祿,但他們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尊嚴和節操。
詩的最后兩句「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表達了詩人希望心靈能夠得到凈化,能夠聆聽到吉祥的言語。同時,詩人也意味著時事的變遷是難以預測和理解的。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爛石村的描繪,展現了農村生活的樸實和自然的狀態,同時也探討了人們在歲月更迭中堅守自己的節操以及對時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投老須微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 shí cūn
爛石村
luàn shí hé nián làn, qiān lín zuó yè huáng.
亂石何年爛,千林昨夜黃。
xiǎo gēng lái niǎo què, mài lǒng zòng niú yáng.
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
tóu lǎo xū wēi lù, chí shēn quē cùn cháng.
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
xǐ xīn wén jí yǔ, shí shì xìn nán liàng.
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
“投老須微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