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草木不能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草木不能青”全詩
尚有君王盤馬跡,至今草木不能青。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盤馬山》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盤馬山》是宋代詩人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岳景觀,以及歷史上的戰亂給這片土地帶來的破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盤馬山》中文譯文:
曾經有人在這片山上耕種、縱馬、戰斗,
廟宇被毀,村莊荒蕪,神靈無法保佑。
可依然可以看到君王曾經盤馬的痕跡,
至今山間的草木依然無法長青。
詩意與賞析:
《盤馬山》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上的景觀和歷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荒蕪的悲憤之情。詩中提到的耕桑、戰伐、廟毀、村荒等詞語,暗示了過去這片土地曾經繁榮昌盛的景象,但現在卻一片凄涼。最后兩句表達了君王盤馬的痕跡依然可見,但草木卻無法再次繁茂的寓意。這反映了歷史的滄桑與時光的無情,以及人事易逝的感慨。
通過描寫廟毀村荒和草木不青的景象,詩詞意境凄涼蕭索,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戰亂破壞的深深憂傷。作者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凄美的山岳景色,通過景物反襯出歷史的滄桑和無常,以及人們對失去繁榮與和平的懷念和思考。整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對美好過去的懷念之情為主題,既展現了山水之美,又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對美好過去的懷念之情,同時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呈現出一種凄美的意境。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以及對繁榮與和平的渴望。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凄美而深思的世界中。
“至今草木不能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án mǎ shān
盤馬山
gēng sāng zhàn fá bǎo céng jīng, miào huǐ cūn huāng bù qǐ líng.
耕桑戰伐飽曾經,廟毀村荒不乞靈。
shàng yǒu jūn wáng pán mǎ jī, zhì jīn cǎo mù bù néng qīng.
尚有君王盤馬跡,至今草木不能青。
“至今草木不能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