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也似相欺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花也似相欺得”全詩
慚無白水真人分,難置青州從事來。
倦筆懶從都市出,醉眸剛為麴車回。
黃花也似相欺得,坐對空樽不肯開。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九日無酒書呈漕使韓伯修大夫》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無酒書呈漕使韓伯修大夫》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九日無酒時的悲傷和失落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大悲傷節物催,
酒腸枯涸壯心灰。
慚無白水真人分,
難置青州從事來。
倦筆懶從都市出,
醉眸剛為麴車回。
黃花也似相欺得,
坐對空樽不肯開。
詩意:
詩人在九日時,感到悲傷,因為這一天是重要的節日,但他卻沒有酒可飲。他的酒腸已經干涸,他的壯志也消磨殆盡。詩人感到慚愧,因為他沒有像傳說中的白水真人那樣有酒可供。他難以在青州從事職業。他厭倦了寫作,不愿再待在都市中,他的目光已經醉醺醺地回到了酒麴的故鄉。詩人覺得黃花似乎也在戲弄他,坐在酒樽前他卻不肯打開。
賞析:
這首詩以極其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情感。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九日無酒時的悲涼,表達了對節日的遺憾和對飲酒的渴望。詩中的"老大悲傷"和"酒腸枯涸壯心灰"描繪出詩人心情的低落和失落。他慚愧于自己沒有像白水真人那樣有酒可享,這表現了對傳說中人物的崇拜和自卑感。詩人表達了難以從事職業的困境和對現實生活的厭倦,他渴望回到酒的故鄉,追求內心的自由和滿足。最后兩句"黃花也似相欺得,坐對空樽不肯開"表現了詩人面對酒樽時的矛盾心理,既渴望飲酒,又不愿輕易打開空樽,顯示出他對現實的無奈和堅守自己原則的態度。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觸,抒發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酒的渴望。通過對酒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自由、滿足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面對現實困境和誘惑的堅守和拒絕。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黃花也似相欺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wú jiǔ shū chéng cáo shǐ hán bó xiū dài fū
九日無酒書呈漕使韓伯修大夫
lǎo dà bēi shāng jié wù cuī, jiǔ cháng kū hé zhuàng xīn huī.
老大悲傷節物催,酒腸枯涸壯心灰。
cán wú bái shuǐ zhēn rén fēn, nán zhì qīng zhōu cóng shì lái.
慚無白水真人分,難置青州從事來。
juàn bǐ lǎn cóng dū shì chū, zuì móu gāng wèi qū chē huí.
倦筆懶從都市出,醉眸剛為麴車回。
huáng huā yě sì xiāng qī dé, zuò duì kōng zūn bù kěn kāi.
黃花也似相欺得,坐對空樽不肯開。
“黃花也似相欺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