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別東西意自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別東西意自哀”全詩
身更寵辱談彌勝,路別東西意自哀。
隱幾忘言終不近,白頭青簡兩相催。
孰知衰老難為別,聲問應須續續來。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提刑李學士移使東路》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提刑李學士移使東路》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襟袖從前相向開,
衣袖展開,與你相向而行,
The sleeves unfold, facing each other as before,
倡酬于此未多陪。
在此剛剛共享歡樂,
We have just begun to revel in this place.
身更寵辱談彌勝,
自己更加珍愛榮辱,談論起來更加得意,
My own experiences of honor and disgrace surpass those of others,
路別東西意自哀。
分別于東西兩方向,心中自憐憫。
Parting ways, sorrow fills my heart in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隱幾忘言終不近,
隱居的桌椅上忘卻言語,終歸無法親近,
The secluded desk and chairs forget the words and remain distant,
白頭青簡兩相催。
白發和青紙彼此催促。
White hair and blue paper urge each other on.
孰知衰老難為別,
誰知道衰老的人難以分別離別,
Who knows the difficulty of parting for the aged,
聲問應須續續來。
聲音詢問必須繼續不斷地到來。
The sound of questions must continue to come.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陳師道送別李學士移任東路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衰老的思考。詩中的襟袖象征著離別的雙方,展開向對方告別。作者表示自己在寵辱方面經歷過更多,因此在離別時心中自憐憫。隱幾忘言意味著作者隱居時已經不再言談,與人疏遠。白頭和青簡象征著衰老的作者和他所用的青紙,彼此催促著時間的流逝。最后,作者思考衰老帶來的難別之情,聲音的詢問必須繼續到來,以保持聯系。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光陰流逝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身邊的細節,如衣袖、青紙等,將個人的情感與人生的變遷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不可挽回的感慨。整首詩以自然而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一種樸素而深沉的詩意體驗。
“路別東西意自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í xíng lǐ xué shì yí shǐ dōng lù
送提刑李學士移使東路
jīn xiù cóng qián xiāng xiàng kāi, chàng chóu yú cǐ wèi duō péi.
襟袖從前相向開,倡酬于此未多陪。
shēn gèng chǒng rǔ tán mí shèng, lù bié dōng xī yì zì āi.
身更寵辱談彌勝,路別東西意自哀。
yǐn jǐ wàng yán zhōng bù jìn, bái tóu qīng jiǎn liǎng xiāng cuī.
隱幾忘言終不近,白頭青簡兩相催。
shú zhī shuāi lǎo nán wéi bié, shēng wèn yīng xū xù xù lái.
孰知衰老難為別,聲問應須續續來。
“路別東西意自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