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帶暗藏春意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藻帶暗藏春意生”全詩
芰裳已逐秋光盡,藻帶暗藏春意生。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綠鴨亭》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綠鴨亭》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綠色的鴨頭島,以及島上水波的變化。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鴨亭
澄波奫淪鴨頭綠,
秋水清於春水明。
芰裳已逐秋光盡,
藻帶暗藏春意生。
中文譯文:
清澈的湖水波紋漸漸擴散,綠色的鴨頭島嶼顯得更加清新明亮。
秋天的水清澈而明亮,勝過春天的水。
芰荷的裙擺已經被秋光逐漸吞噬殆盡,
而水草的帶子里卻隱約蘊含著春天的生機。
詩意:
《綠鴨亭》通過描繪湖水上的鴨頭島和水波的變化,表達了秋水清澈明亮的景象,以及水草帶中蘊含的春天生機。詩人以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傳達了對季節變遷和生命力的深刻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通過對水波和島嶼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秋水清澈明亮的喜悅之情。詩中的芰荷和水草帶則成為了表達季節轉換的象征,芰荷的裙擺逐漸消退,暗示著秋天的漸近,而水草帶中卻隱藏著春意的蘇醒,展示了生命力的延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傳達了對季節變化和生命力的深刻感悟,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藻帶暗藏春意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ǜ yā tíng
綠鴨亭
chéng bō yūn lún yā tóu lǜ, qiū shuǐ qīng yú chūn shuǐ míng.
澄波奫淪鴨頭綠,秋水清於春水明。
jì shang yǐ zhú qiū guāng jǐn, zǎo dài àn cáng chūn yì shēng.
芰裳已逐秋光盡,藻帶暗藏春意生。
“藻帶暗藏春意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