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魚千石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種魚千石陂”全詩
習君漢徹侯,種魚千石陂。
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子孫安在哉,獨樂寧可期。
蕭蕭宰上木,長風蕩余悲。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習家池詩》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習家池詩》是李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習家池的景色和其中的意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言登峴椒亭,
南望高陽池。
習君漢徹侯,
種魚千石陂。
川光涵翠阜,
倒影媚清漪。
伊昔典午世,
山公已游嬉。
子孫安在哉,
獨樂寧可期。
蕭蕭宰上木,
長風蕩余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習家池為背景,通過描繪池塘的景色和其中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家園和人生的思考和情感。
詩中首先提到了峴椒亭,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暗示著習家池的歷史悠久。接著詩人描述了南望高陽池的景色,高陽池是一個美麗的水域,形成了川光和涵翠的景象,倒影在清澈的水面上,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里的景色描繪生動,展現了自然之美。
詩中提到了習君漢徹侯,指的是池塘中的主人習君。種魚千石陂則表明習君在池塘中養魚的規模龐大,顯示了他的富裕和成功。
隨后,詩人提到了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這里山公指的是李廌的父親李諒,表明他已經在習家池中游玩嬉戲。這種家族的傳承和樂享的氛圍,讓詩人感到欣慰和喜悅。
最后,詩人思考了子孫的命運和自己的心愿。他希望子孫后代能夠安享幸福,而他自己則認為獨自快樂也是一種可貴的境界。詩末的蕭蕭宰上木和長風蕩余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和悲傷。
總體來說,《習家池詩》通過描繪習家池的景色和寄托詩人對家園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詩中融入了對家族的傳承和個人情感的表達,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邃。
“種魚千石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 jiā chí shī
習家池詩
yán dēng xiàn jiāo tíng, nán wàng gāo yáng chí.
言登峴椒亭,南望高陽池。
xí jūn hàn chè hóu, zhǒng yú qiān dàn bēi.
習君漢徹侯,種魚千石陂。
chuān guāng hán cuì fù, dào yǐng mèi qīng yī.
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
yī xī diǎn wǔ shì, shān gōng yǐ yóu xī.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zǐ sūn ān zài zāi, dú lè nìng kě qī.
子孫安在哉,獨樂寧可期。
xiāo xiāo zǎi shàng mù, cháng fēng dàng yú bēi.
蕭蕭宰上木,長風蕩余悲。
“種魚千石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