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相知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和相知音”全詩
而我與夫子,義烈真斷金。
陰崖避飛雨,群龍方恕吟。
巖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二士避雨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士避雨巖》是宋代詩人李廌所作,表達了遇到困難時,志同道合的朋友應該相互扶持,攜手共渡難關的思想。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位士人遇上雨天,來到一個山洞中躲雨。胡人和廣東人沒有任何隔閡,心意相通。我和我的朋友一樣義氣堅定,即使面對金錢的誘惑也不會動搖。在山洞里面,我們相互吟誦詩歌,互相陪伴,共同度過難關。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兩位士人在遇到困難時的相互扶持來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義氣的堅定。在這個過程中,作者也反映了自己對于友情和義氣的看法,認為真正的朋友應該相互扶持,即使面對金錢的誘惑也不會動搖。整首詩歌充滿了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和人情味道,是一首充滿溫暖和感人的佳作。
賞析:
詩歌開篇“遇險思共濟,胡粵無異心”,旨在表達在遇到困難時,志同道合的朋友應該相互扶持,攜手共渡難關。接下來,“而我與夫子,義烈真斷金”,強調了作者對于友情和義氣的看重,即使面對金錢的誘惑也不會動搖。最后,“陰崖避飛雨,群龍方恕吟。巖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描繪了兩位士人在山洞中相互陪伴,共同度過難關的情景,充滿了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和人情味道。整首詩歌簡潔明了,語言優美,詩情畫意,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和相知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ì bì yǔ yán
二士避雨巖
yù xiǎn sī gòng jì, hú yuè wú yì xīn.
遇險思共濟,胡粵無異心。
ér wǒ yǔ fū zǐ, yì liè zhēn duàn jīn.
而我與夫子,義烈真斷金。
yīn yá bì fēi yǔ, qún lóng fāng shù yín.
陰崖避飛雨,群龍方恕吟。
yán zhōng gē shì wēi, xiāng hè xiāng zhī yīn.
巖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相和相知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