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心晚猶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侈心晚猶在”全詩
侈心晚猶在,厥婦故敢猖。
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封禪碑》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封禪碑》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魏公如同管仲,
封禪只有文皇。
放縱欲望晚了還在,
他的婦人敢于放肆。
誣陷七十位君主,
為民傷心嘆息。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魏國的公爵,他以為自己能夠和古代賢臣管仲相提并論,卻只有帝王才能享受的封禪儀式。盡管他已經年老,但他的妻子依然放蕩不羈,放縱自己的欲望。他冤枉了七十位君主,給人民帶來了痛苦和災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一個魏國公爵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權力腐敗和道德敗壞的批判之情。詩中的魏公自負,并將自己與古代賢臣管仲相提并論,但他卻無法享受到封禪的殊榮,只能羨慕皇帝的地位和榮耀。這種欲望的放縱使得公爵的妻子變得放蕩不羈,不顧道德和社會規范,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混亂。公爵還冤枉了七十位君主,導致了人民的苦難和災害。整首詩詞以哀嘆的語氣表達了作者對這種權力腐敗所帶來的民眾災難的關切和憂慮。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魏公及其妻子的對比描寫,將權力腐敗和道德敗壞的現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通過對七十位君主的誣陷,詩人進一步強調了這種腐敗行為對整個社會造成的災難性后果。整首詩詞以辛辣的諷刺和深沉的憂思,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道德淪喪和權力濫用的不滿之情,同時也提醒人們應當警惕權力的腐化和對道德的忽視。
“侈心晚猶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shàn bēi
封禪碑
wèi gōng rú guǎn zhòng, fēng shàn zhǐ wén huáng.
魏公如管仲,封禪止文皇。
chǐ xīn wǎn yóu zài, jué fù gù gǎn chāng.
侈心晚猶在,厥婦故敢猖。
wū bǐ qī shí jūn, āi zāi wèi mín yāng.
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
“侈心晚猶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