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條欲相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攀條欲相贈”全詩
獨余堤上柳,慘淡含春榮。
扁舟復何適,延客江上亭。
顧無青玉案,何以送子行。
攀條欲相贈,上有雙流鶯。
流鶯正求友,奈此別離情。
分類: 折楊柳
《折楊柳》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折楊柳》是李新所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何時吹來?百花已經凋謝。
只有一棵孤零零的柳樹,在堤岸上黯然含著春天的榮光。
小船又何處去?請留下來接待遠客在江邊的亭子里。
可惜沒有青玉的案幾,用什么送行送別孩子呢?
攀折的柳條欲送給誰?樹上有一對流鶯。
流鶯正在尋找伴侶,可是這份離別的情感又如何滿足它呢?
詩意:
《折楊柳》以描繪春天的離別和孤獨感為主題,通過寫柳樹、船只、亭子、青玉案、流鶯等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無法尋找到真正的伴侶的苦悶之情。詩中融入了對春天的描繪和對生命的短暫感慨,以及在時光流轉中個體的無奈和孤獨。
賞析:
《折楊柳》運用了自然景物與人情之間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別的情感。詩中的東風、百花凋謝、孤柳、堤岸、船只、亭子、青玉案和流鶯等形象,都寄托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尋覓伴侶的渴望。柳樹是春天的代表,而孤獨的柳樹則象征著作者內心的孤獨與無奈。亭子和船只則成為離別的場景,凸顯了作者與親人分離的痛苦。青玉案的缺失體現了無法用珍貴的物品來送別孩子的無奈。最后,流鶯的形象象征著尋找伴侶的欲望,卻與詩人的離別境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無法得到真正伴侶的苦悶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寄托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尋覓伴侶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巧妙融合,使詩詞充滿了離別情感的凄涼和無奈,讓讀者在細膩的描寫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靈世界。
“攀條欲相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é yáng liǔ
折楊柳
dōng fēng lái hé shí, bǎi huā yǐ piāo líng.
東風來何時,百花已飄零。
dú yú dī shàng liǔ, cǎn dàn hán chūn róng.
獨余堤上柳,慘淡含春榮。
piān zhōu fù hé shì, yán kè jiāng shàng tíng.
扁舟復何適,延客江上亭。
gù wú qīng yù àn, hé yǐ sòng zi xíng.
顧無青玉案,何以送子行。
pān tiáo yù xiāng zèng, shàng yǒu shuāng liú yīng.
攀條欲相贈,上有雙流鶯。
liú yīng zhèng qiú yǒu, nài cǐ bié lí qíng.
流鶯正求友,奈此別離情。
“攀條欲相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