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從天姥逡巡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從天姥逡巡坐”全詩
似從天姥逡巡坐,擬放仙槎自在流。
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
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
分類:
《觀瀾堂》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瀾堂》是宋代詩人李新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坐在觀瀾堂欣賞湖水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鈴閣文書得少休,故將湖水慁清眸。
似從天姥逡巡坐,擬放仙槎自在流。
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
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
詩意和賞析:
《觀瀾堂》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景象。詩人在鈴閣之中,把湖水映入清澈的眼中。他的目光仿佛從天姥山上迂回而下,坐在觀瀾堂中,心情自由自在,仿佛自己就是那仙槎,隨波逐流。
詩中的“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表達了詩人不受外界紛擾的心境,他不被瑣事所擾,心如止水,保持了內心的純凈和平靜。他的眼睛并不隨著千變萬化的景象而轉動,他的身體仿佛融入了這片湖水之中,與萬物共通一氣。
最后兩句“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表達了詩人對藝術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認為,那個能夠掌握藝術的人,可以達到心境的境界,超越塵世的束縛,達到心靈的自由。他相信,藝術是人間萬法的伴侶,通過藝術的力量,可以超越現實的局限,體驗到更高層次的境界。
《觀瀾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心境的向往。詩中所表達的心靈自由與藝術的力量使得詩人超越塵世的束縛,達到一種超越凡俗的境界。這首詩通過優美的語言和深遠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撫慰和啟迪。
“似從天姥逡巡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lán táng
觀瀾堂
líng gé wén shū dé shǎo xiū, gù jiāng hú shuǐ hùn qīng móu.
鈴閣文書得少休,故將湖水慁清眸。
shì cóng tiān mǔ qūn xún zuò, nǐ fàng xiān chá zì zài liú.
似從天姥逡巡坐,擬放仙槎自在流。
jù yǎn bù suí qiān pài zhuǎn, cǐ shēn yuán bìng yī ōu fú.
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
qiāng shuí xì mò tōng sān mèi, xìn shì rén jiān wàn fǎ chóu.
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
“似從天姥逡巡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