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與長安俱未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與長安俱未遠”全詩
日與長安俱未遠,可能提榼問東風。
分類:
《次韻崔同年馬上口占二首》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宋代李新的詩詞《次韻崔同年馬上口占二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花榆莢半飛空,
燕子銜來盡落紅。
日與長安俱未遠,
可能提榼問東風。
中文譯文:
垂柳的花朵和榆樹的果實在半空中飄揚,
燕子銜來的花瓣紛紛飄落。
太陽和長安城一樣離這里并不遙遠,
或許可以用水瓶問候來自東方的春風。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然和季節變遷的感嘆和思考。詩人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飄落的柳花和榆莢,以及燕子飛舞的場景。他將這些自然景物與長安城、太陽和東風聯系在一起,展示了自然與人類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景色中的細膩之美。作者運用柳花和榆莢的形象,表達了季節變遷的迅速和無常,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燕子銜來的花瓣象征著春天的繁華和美好,但它們轉瞬即逝,飄落一地,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詩的后半部分提到長安城和東風,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互動。詩人希望通過持水瓶問候東方的春風,傳遞對春天的期待和祝福。
這首詩展現了李新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他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境的構建,將讀者帶入了春天的氛圍中,讓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流轉不息的時光。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微妙的情感表達,向讀者展示了李新的詩詞才華。
“日與長安俱未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uī tóng nián mǎ shàng kǒu zhàn èr shǒu
次韻崔同年馬上口占二首
liǔ huā yú jiá bàn fēi kōng, yàn zi xián lái jǐn luò hóng.
柳花榆莢半飛空,燕子銜來盡落紅。
rì yǔ cháng ān jù wèi yuǎn, kě néng tí kē wèn dōng fēng.
日與長安俱未遠,可能提榼問東風。
“日與長安俱未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