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云冉冉隔層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云冉冉隔層巒”全詩
自昔秋風悲宋玉,這回夜雨宿巴山。
獨行云嶠雙飛舄,誰置壺漿一解顏。
世事人情隨日改,不妨老子解癡頑。
分類:
《巴山》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巴山》是宋代詩人李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云冉冉隔層巒,
漲水茫茫失舊灣。
自昔秋風悲宋玉,
這回夜雨宿巴山。
獨行云嶠雙飛舄,
誰置壺漿一解顏。
世事人情隨日改,
不妨老子解癡頑。
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觀開篇,飛云飄動,層巒交錯,形成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接著,詩人以漲水茫茫失去了往日的灣曲,隱喻人事變遷,時光流轉的無常。第三、四句提到了秋風悲宋玉,夜雨宿巴山,通過描繪秋風和夜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孤寂。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獨自行走在云嶠之間,雙腳踏著飛舄(小船),暗示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獨與不安。詩的結尾,詩人提到了壺漿,以壺漿一解顏的形象描繪了詩人渴望尋找一種釋放內心壓抑的方式,暗示他希望能夠找到一種解脫的出路。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內心孤寂、苦悶的情緒。詩中運用了山水自然景觀的描繪,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抒發了詩人對人生苦痛的體驗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看法,他認為世事人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而他則選擇了以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頓和癡頑。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身處境的痛苦和思考。詩中運用了景物的對比和隱喻手法,通過自然景物與內心情感的呼應,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思索。整首詩情緒沉郁,意境深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飛云冉冉隔層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shān
巴山
fēi yún rǎn rǎn gé céng luán, zhǎng shuǐ máng máng shī jiù wān.
飛云冉冉隔層巒,漲水茫茫失舊灣。
zì xī qiū fēng bēi sòng yù, zhè huí yè yǔ sù bā shān.
自昔秋風悲宋玉,這回夜雨宿巴山。
dú xíng yún jiào shuāng fēi xì, shuí zhì hú jiāng yī jiě yán.
獨行云嶠雙飛舄,誰置壺漿一解顏。
shì shì rén qíng suí rì gǎi, bù fáng lǎo zi jiě chī wán.
世事人情隨日改,不妨老子解癡頑。
“飛云冉冉隔層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