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忙何至走漁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忙何至走漁樵”全詩
事過自余安水石,客忙何至走漁樵。
價高少室仍休問,徑捷終南更易招。
嶺上有云如可寄,肯將臺鼎換簞瓢。
分類:
《隱居》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隱居》是宋代詩人李新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隱居在僻靜的地方,伯鸞(一種神鳥)在翠綠的林間高聲歌唱,聽到了朝廷的消息。安靜地度過了一些人事已經過去的時光,只剩下我自己與水石相伴。客人們都很忙碌,不會來找我打擾。即使有人愿意拜訪,我也不想換取名利。我選擇的是近終南山的徑捷之處,而不是繁華的都市。山上的云朵似乎可以托付一些心事,但我寧愿用簡陋的飯碗和籃子,不愿意與權貴之物交換。
這首詩通過隱士的生活景象,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遠離塵囂的心愿。伯鸞的歌聲和朝廷的消息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了隱士與塵世的隔離。作者以自然山水為伴,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拒絕了名利和權勢的誘惑。詩中的云彩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寄托和情感,與朝廷的臺鼎形成對比,凸顯了作者對精神追求的堅守。
這首詩的賞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自然與人事的對比:詩中通過伯鸞、水石和云彩等自然景物,與朝廷的消息和客人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隱士對寧靜自在生活的追求。
2. 追求真正的自由:作者通過選擇僻靜的山居生活,表達了對物質名利的淡漠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他寧愿擁有簡陋的生活用具,也不愿與權貴之物交換。
3. 寄托情感的云彩:云彩在詩中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寄托和情感。山上的云似乎可以承載詩人的思念和心事,與朝廷的臺鼎形成強烈的對比,突顯了作者對精神追求的堅守。
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狀態和對心靈自由的追求,《隱居》表達了詩人李新的內心世界和追求,展現了宋代士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物質名利的淡泊態度。
“客忙何至走漁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ū
隱居
bó luán cuì gòu yuán lín shì, jìng jié yōu jū wén jìn cháo.
伯鸞翠構元臨市,靖節幽居聞近朝。
shì guò zì yú ān shuǐ shí, kè máng hé zhì zǒu yú qiáo.
事過自余安水石,客忙何至走漁樵。
jià gāo shǎo shì réng xiū wèn, jìng jié zhōng nán gēng yì zhāo.
價高少室仍休問,徑捷終南更易招。
lǐng shàng yǒu yún rú kě jì, kěn jiāng tái dǐng huàn dān piáo.
嶺上有云如可寄,肯將臺鼎換簞瓢。
“客忙何至走漁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