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責相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飯責相酬”全詩
重絺不御寒,野葛難療饑。
綈袍脫有意,豈得全身歸。
一飯責相酬,北山寧采薇。
分類:
《春日雜言》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雜言》是宋代詩人李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雜言
燕麥詎可食,
兔絲那為衣。
重絺不御寒,
野葛難療饑。
綈袍脫有意,
豈得全身歸。
一飯責相酬,
北山寧采薇。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日雜言
誰能想到燕麥竟然可以作為食物呢,
兔毛又何曾能作為衣物呢。
重重的衣被無法御寒,
野生的葛藤難以解決饑餓的問題。
脫下華麗的綈袍,
難道能讓我完整地回歸自然嗎?
一頓簡單的飯食就能滿足對方,
北山的人寧愿采摘薇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李新對于生活簡樸和自然的崇尚。詩中以燕麥和兔毛為象征,表達了對于簡單自然生活的向往。燕麥和兔毛都是樸素的物品,與詩人描述的華麗綈袍形成鮮明對比。詩人批判了過度奢侈和物質追求所帶來的不合理和不滿足。他認為人們應該追求簡單樸素的生活,脫離繁瑣的外在束縛,回歸自然的本真。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北山采薇,進一步強調了對于自然的追求。北山是山清水秀、自然環境良好的地方,采薇象征著對于自然的珍視和熱愛。詩人認為,簡單的生活和自然的美景才能真正滿足人的內心需求。
《春日雜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于簡樸生活和自然的贊美,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它提醒人們要珍惜自然的美好,摒棄浮華和虛榮,回歸真實的自我。這種對于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崇尚,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價值觀念。
“一飯責相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yán
春日雜言
yān mài jù kě shí, tù sī nà wèi yī.
燕麥詎可食,兔絲那為衣。
zhòng chī bù yù hán, yě gě nán liáo jī.
重絺不御寒,野葛難療饑。
tí páo tuō yǒu yì, qǐ dé quán shēn guī.
綈袍脫有意,豈得全身歸。
yī fàn zé xiāng chóu, běi shān níng cǎi wēi.
一飯責相酬,北山寧采薇。
“一飯責相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