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山寒聲影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日山寒聲影絕”全詩
連日山寒聲影絕,蒲團危坐更安閑。
分類:
《庵居雜詠九首》張繼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庵居雜詠九首》
作者:張繼先(宋代)
柴門雖謾不曾關,
賓客從他自往還。
連日山寒聲影絕,
蒲團危坐更安閑。
【譯文】
柴門雖然隨意敞開,從不曾關鎖,
賓客們自由出入,來去自如。
連續的寒山無聲無影,
我危坐在蒲團上,更加安逸自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庵居中的寧靜自在之景。詩人張繼先以柴門為象征,表達了他不拘束的生活態度,柴門隨意開放,沒有拘束和限制。賓客們自由往來,沒有約束和束縛。連續的寒山使得世俗的喧囂和紛擾遠離,作者能夠獨自安坐在蒲團上,享受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庵居中的靜謐景象。柴門雖然不曾關上,但并不代表庵居沒有私密性,而是表達了作者的豁達心態和對外界的寬容。賓客們的往來自由,展現了作者的心胸廣闊和待人寬厚的品質。
詩中的“連日山寒聲影絕”一句描繪了庵居周圍的寒山環繞,使得世俗的喧囂和嘈雜聲都消失無蹤。這種寒山的寂靜與作者內心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詩人的庵居環境的寧靜和他在其中的安逸與自在。
“蒲團危坐更安閑”一句表達了作者在庵居中的靜坐狀態,凝神靜氣地坐在蒲團上,更加安逸自在。這種坐姿不僅反映了作者的內心平靜,還象征著他對禪修和修行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了作者庵居的環境和他在其中的寧靜自在。通過對外界的寬容與內心的寧靜,作者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追求心靈自由的境界。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遠的思想內涵,給人以靜心冥想的啟迪,使讀者感受到寧靜與自在的美好。
“連日山寒聲影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n jū zá yǒng jiǔ shǒu
庵居雜詠九首
zhài mén suī mán bù céng guān, bīn kè cóng tā zì wǎng huán.
柴門雖謾不曾關,賓客從他自往還。
lián rì shān hán shēng yǐng jué, pú tuán wēi zuò gèng ān xián.
連日山寒聲影絕,蒲團危坐更安閑。
“連日山寒聲影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