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發一聲山水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歌發一聲山水綠”全詩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發一聲山水綠。
春曖魚拋水面綸,晚晴鷺立波心玉。
扣舷歸載月黃昏,直至更深不假燭。
分類:
《天池晚棹》韋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池晚棹》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韋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過之后,天池重現生機,
花叢中有人吟唱著采蓮曲。
船在水上漂浮,十里間彌漫著芰荷的香氣,
一聲歌聲傳出,山水都變得翠綠。
春天的暖意中,魚兒躍出水面,
晚晴的天空中,白鷺站在波心的玉石上。
船靠岸,載著夕陽一直到黃昏,
直到更深的時候,不再需要蠟燭的照明。
詩意:
《天池晚棹》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即雨后天池清晰可見,花叢中有人吟唱采蓮曲。詩人通過描寫船在清澈的水上漂浮、芰荷香氣四溢的十里間,以及山水青翠、歌聲回蕩的場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中還描繪了春天的氣息,魚兒躍出水面,白鷺站在波心的玉石上。最后,詩人描述了船靠岸的場景,夕陽的余暉照亮了船上的人們,直到更深的夜晚,不再需要蠟燭的照明。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賞析:
《天池晚棹》以其清新的意象和優美的句子,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描述天池雨過后的生機勃勃、花叢中吟唱采蓮曲的情景,以及船在水中漂浮、芰荷香氣的彌漫等。這些描寫不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還通過船和歌聲的出現,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春天的暖意中魚兒躍出水面與晚晴的天空中白鷺站在波心玉石上的對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機和晚晴的寧靜。
最后幾句描述了船靠岸的情景,夕陽的余暉照亮了船上的人們,詩人通過這一描寫,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夜晚的降臨。最后一句“直至更深不假燭”則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了更深的夜晚,不再需要燭光的照明,給人以寧靜和安詳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示了美與和諧的意境,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歌發一聲山水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chí wǎn zhào
天池晚棹
yǔ jì tiān chí shēng yì zú, huā jiān shuí yǒng cǎi lián qū.
雨霽天池生意足,花間誰詠采蓮曲。
zhōu fú shí lǐ jì hé xiāng,
舟浮十里芰荷香,
gē fā yī shēng shān shuǐ lǜ.
歌發一聲山水綠。
chūn ài yú pāo shuǐ miàn lún, wǎn qíng lù lì bō xīn yù.
春曖魚拋水面綸,晚晴鷺立波心玉。
kòu xián guī zài yuè huáng hūn, zhí zhì gēng shēn bù jiǎ zhú.
扣舷歸載月黃昏,直至更深不假燭。
“歌發一聲山水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