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包注大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降包注大雨”全詩
驚雷下檐來,萬瓦鳴枯竹。
長髯不敢臥,起視亂雙目。
報言此何祥,眾寶歸我屋。
細大同繭栗,照耀比燈燭。
又如傾水晶,一掃可數斛。
翁速共羅取,富者人所欲。
長髯爾何癡,妄想堪捧腹。
降包注大雨,是豈誦不熟。
都緣春風老,地遠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東皇意寧足,騎龍作清明,云間散珠玉。
分類:
《清明前三日將晚風雹大作枕上賦此》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前三日將晚風雹大作枕上賦此》是宋代鄭剛中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云壓初曉,檐溜如飛瀑。
驚雷下檐來,萬瓦鳴枯竹。
長髯不敢臥,起視亂雙目。
報言此何祥,眾寶歸我屋。
細大同繭栗,照耀比燈燭。
又如傾水晶,一掃可數斛。
翁速共羅取,富者人所欲。
長髯爾何癡,妄想堪捧腹。
降包注大雨,是豈誦不熟。
都緣春風老,地遠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東皇意寧足,
騎龍作清明,云間散珠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明前三天的天氣情景。在清晨剛剛破曉的時候,寒云低垂,檐下的冰雹如同飛瀑般沖刷著。驚雷震動著檐下,像萬顆瓦片在鳴叫,竹子也因為雷聲而搖曳。面對這樣的天氣,詩人鄭剛中不敢躺下來休息,只能起身觀望,雙眼迷亂不清。他心中疑惑這樣的天象預示著什么吉祥之事,讓眾多寶物歸于他的房屋。
詩中進一步描繪了冰雹的特點,將其形容為細小的珍珠和大如繭子的栗子,照耀的光芒可以與燈燭相比。冰雹又如同傾瀉的水晶,一下子就能堆積成數斛的量。詩人希望能夠快速地將這些寶貝撿拾收集起來,因為富人們都渴望擁有這些財富。然而,長髯的詩人卻在幻想著這些場景,不自量力地想象著自己捧腹大笑。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大雨的景象。雨水如注,灑落在地面上,這與先前的預言并不熟悉。這種氣候的變化都是因為春風終老,大地遙遠,孤花孤木無人照料。這里描繪了一個偏遠地方的景象,鄭剛中將之比喻為瘴癘所籠罩的荔枝林,而東皇(指東方神話中的上帝)的意愿似乎不足以滿足這里的情況。最后,詩人騎著龍,以清明的意義在云間散落著珍貴的珠玉。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清明前三天的氣候變化,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富有詩意的景象。它同時也折射出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對于命運和財富的思考,以及對于大自然非人力所能掌控的敬畏之情。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生動的語言和形象描繪了清明前三日的天氣變化,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神奇,同時也透露出詩人的思考和情感。
“降包注大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qián sān rì jiāng wǎn fēng báo dà zuò zhěn shàng fù cǐ
清明前三日將晚風雹大作枕上賦此
hán yún yā chū xiǎo, yán liū rú fēi pù.
寒云壓初曉,檐溜如飛瀑。
jīng léi xià yán lái, wàn wǎ míng kū zhú.
驚雷下檐來,萬瓦鳴枯竹。
zhǎng rán bù gǎn wò, qǐ shì luàn shuāng mù.
長髯不敢臥,起視亂雙目。
bào yán cǐ hé xiáng, zhòng bǎo guī wǒ wū.
報言此何祥,眾寶歸我屋。
xì dà tóng jiǎn lì, zhào yào bǐ dēng zhú.
細大同繭栗,照耀比燈燭。
yòu rú qīng shuǐ jīng, yī sǎo kě shǔ hú.
又如傾水晶,一掃可數斛。
wēng sù gòng luó qǔ, fù zhě rén suǒ yù.
翁速共羅取,富者人所欲。
zhǎng rán ěr hé chī, wàng xiǎng kān pěng fù.
長髯爾何癡,妄想堪捧腹。
jiàng bāo zhù dà yǔ, shì qǐ sòng bù shú.
降包注大雨,是豈誦不熟。
dōu yuán chūn fēng lǎo, dì yuǎn gū huā mù.
都緣春風老,地遠孤花木。
zhàng guǒ lì zhī lín, dōng huáng yì níng zú,
瘴裹荔枝林,東皇意寧足,
qí lóng zuò qīng míng, yún jiān sàn zhū yù.
騎龍作清明,云間散珠玉。
“降包注大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