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發白惟知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多發白惟知老”出自宋代鄭剛中的《二月十七日馬上》,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hóu duō fā bái wéi zhī lǎo,詩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愁多發白惟知老”全詩
《二月十七日馬上》
愁多發白惟知老,病起花飛不見春。
我得此生真偶爾,休貪畫餅作癡人。
我得此生真偶爾,休貪畫餅作癡人。
分類:
《二月十七日馬上》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十七日馬上》是宋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愁多發白惟知老,
病起花飛不見春。
我得此生真偶爾,
休貪畫餅作癡人。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鄭剛中在二月十七日馬上的心情。他感嘆愁苦使他的頭發變白,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感受到自己的年齡漸長。當他生病時,花兒已經飛舞,但他無法看到春天的到來。然而,他認識到這個生命是真實的,但并非長久之物。因此,他勸告自己不要貪圖虛幻的幸福,避免成為一個愚蠢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通過描繪自己頭發的變白和疾病的發作,作者展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他感嘆自己無法親眼目睹春天的美景,暗示了病痛所帶來的無奈和遺憾。然而,詩人并沒有陷入絕望,而是通過覺醒,認識到生命的真實和短暫。最后兩句詩警示自己不要貪圖虛幻的快樂,避免像癡人一樣追求不切實際的幸福。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的表達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它讓人們深思生命的短暫和珍貴,以及追求真實和避免空虛的重要性。這種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現實的警示,使這首詩成為宋代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愁多發白惟知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shí qī rì mǎ shàng
二月十七日馬上
chóu duō fā bái wéi zhī lǎo, bìng qǐ huā fēi bú jiàn chūn.
愁多發白惟知老,病起花飛不見春。
wǒ dé cǐ shēng zhēn ǒu ěr, xiū tān huà bǐng zuò chī rén.
我得此生真偶爾,休貪畫餅作癡人。
“愁多發白惟知老”平仄韻腳
拼音:chóu duō fā bái wéi zhī lǎo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愁多發白惟知老”的相關詩句
“愁多發白惟知老”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愁多發白惟知老”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愁多發白惟知老”出自鄭剛中的 《二月十七日馬上》,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