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牧養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知牧養手”全詩
人謂賢使君,治術本軻丘。
丹禁頗念遠,白簡頻黜幽。
那知牧養手,安坐窮山陬。
國是久已定,諒非卿士謀。
除書下八行,仁風被九州。
自憐登門舊,長裾曳齊鄒。
送公朝帝所,別語不忍休。
腰組掛銀黃,刻日賜通侯。
應記遠宗子,茅檐臥高秋。
分類:
《用舊韻送普守赴闕》王灼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舊韻送普守赴闕》是宋代王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圜墻閑木索,南畝富鉏鉤。
人謂賢使君,治術本軻丘。
丹禁頗念遠,白簡頻黜幽。
那知牧養手,安坐窮山陬。
國是久已定,諒非卿士謀。
除書下八行,仁風被九州。
自憐登門舊,長裾曳齊鄒。
送公朝帝所,別語不忍休。
腰組掛銀黃,刻日賜通侯。
應記遠宗子,茅檐臥高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普守赴闕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園墻內靜謐的景象和南方富饒的農田,贊美了普守作為賢明的官吏所展現的治理才能。然而,普守被遠離京城的禁地任命,頻繁遭到貶謫。詩人感嘆普守在偏遠山野中專心耕養,卻無法得到重用。國家的政權已經穩定,而這樣的賢才并不是朝廷的策士所需。盡管如此,他的仁風和治理之道卻在九州間廣為傳頌。詩人自憐自己年事已高,仍然堅守在官門之前,衣袂拖泥帶水。他不忍離別時的告別,腰間掛著銀黃色的帶子,刻定日子賜予通侯的封賞。他希望遠離塵囂的普守能夠銘記,像茅草覆蓋的屋檐下的人一樣,在高山秋日舒適地休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送別普守的情景,并通過隱喻和意象表達了對普守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人用寥寥數語勾勒出園墻和農田的景象,展示了寧靜和富饒的對比。他對普守的稱贊表現在詩中對其治理才能的贊美,以及對他被貶謫的苦境的同情。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情感和送別時的場景,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普守的希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夠銘記自己的成就,并在寧靜的山野中過上舒適的生活。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普守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同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政治抱負和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
“那知牧養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jiù yùn sòng pǔ shǒu fù quē
用舊韻送普守赴闕
huán qiáng xián mù suǒ, nán mǔ fù chú gōu.
圜墻閑木索,南畝富鉏鉤。
rén wèi xián shǐ jūn, zhì shù běn kē qiū.
人謂賢使君,治術本軻丘。
dān jìn pō niàn yuǎn, bái jiǎn pín chù yōu.
丹禁頗念遠,白簡頻黜幽。
nǎ zhī mù yǎng shǒu, ān zuò qióng shān zōu.
那知牧養手,安坐窮山陬。
guó shì jiǔ yǐ dìng, liàng fēi qīng shì móu.
國是久已定,諒非卿士謀。
chú shū xià bā háng, rén fēng bèi jiǔ zhōu.
除書下八行,仁風被九州。
zì lián dēng mén jiù, zhǎng jū yè qí zōu.
自憐登門舊,長裾曳齊鄒。
sòng gōng cháo dì suǒ, bié yǔ bù rěn xiū.
送公朝帝所,別語不忍休。
yāo zǔ guà yín huáng, kè rì cì tōng hóu.
腰組掛銀黃,刻日賜通侯。
yīng jì yuǎn zōng zi, máo yán wò gāo qiū.
應記遠宗子,茅檐臥高秋。
“那知牧養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