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於此更悠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於此更悠悠”全詩
卻因削跡風波地,耳底風云得暫休。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著重描繪了自己晚年時的心境和對過去經歷的回顧。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世浮云任去留,
老來於此更悠悠。
卻因削跡風波地,
耳底風云得暫休。
詩意:
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認為個人的身世如同浮云般不確定,無論是留還是去,都是隨波逐流的。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作者在這個階段感到更加孤獨和深遠。盡管他在紛繁世事中經歷了許多動蕩和波折,但現在他找到了一個寧靜之地,暫時遠離了紛擾,可以享受內心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晚年的感慨。第一句“身世浮云任去留”意味著個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是暫時的,無論選擇留下還是離開,都是隨波逐流的。這種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在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接著,詩人用“老來於此更悠悠”來描述自己晚年時的心境。他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心情也更加深遠。這種悠悠的心境與前半句的浮云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思索。
最后兩句“卻因削跡風波地,耳底風云得暫休”表明作者在經歷了風波之后,找到了一個寧靜的地方。這個地方使他的內心暫時得到了安寧和平靜,擺脫了外界的紛擾。這種寧靜與前文的浮云和悠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于內心寧靜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晚年的感慨。通過浮云、悠悠和風波等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領悟表達得深入深出。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人生無常和安寧追求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可以引發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老來於此更悠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ué shì qiū huái yī shí wǔ shǒu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
shēn shì fú yún rèn qù liú, lǎo lái yú cǐ gèng yōu yōu.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來於此更悠悠。
què yīn xuē jī fēng bō dì, ěr dǐ fēng yún dé zàn xiū.
卻因削跡風波地,耳底風云得暫休。
“老來於此更悠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