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飛胡不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飛胡不早”全詩
舍懷到昭曠,未覺天地寬。
鴥彼離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遠兄弟,千里同歲寒,舉頭不見日,況復遠長安。
歸飛胡不早,聽此雕朱顏。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秋居雜詠十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居雜詠十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駕言出城闕,行行陟崇山。
乘著言辭的車駕離開城闕,步行攀登高山。
舍懷到昭曠,未覺天地寬。
拋開心思來到廣闊的昭曠之地,感受到了天地的寬廣之美。
鴥彼離群雁,嘹嘹浮云端。
看那離群的大雁,高亢地在浮云之間呼嘯。
嗟我遠兄弟,千里同歲寒,
嘆息我的遠方兄弟,雖然相隔千里,卻共同經歷著寒冷的歲月。
舉頭不見日,況復遠長安。
抬頭看不見陽光,更何況遙遠的長安之城。
歸飛胡不早,聽此雕朱顏。
歸程何時才能早些,聽著這美麗的鳥兒歌唱。
詩詞通過描繪詩人離開城市進入山野之間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感慨自然的壯麗和廣闊,同時也表達了對離故鄉遠行的思緒和對遠方親人的念念不忘。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歸途的期盼。
這首詩詞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山野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內心感受相對照,增強了表達的力度和感染力。整首詩詞意境高遠,給人以寧靜、深沉的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山水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歸飛胡不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ū zá yǒng shí shǒu
秋居雜詠十首
jià yán chū chéng què, xíng xíng zhì chóng shān.
駕言出城闕,行行陟崇山。
shě huái dào zhāo kuàng, wèi jué tiān dì kuān.
舍懷到昭曠,未覺天地寬。
yù bǐ lí qún yàn, liáo liáo fú yún duān.
鴥彼離群雁,嘹嘹浮云端。
jiē wǒ yuǎn xiōng dì, qiān lǐ tóng suì hán,
嗟我遠兄弟,千里同歲寒,
jǔ tóu bú jiàn rì, kuàng fù yuǎn cháng ān.
舉頭不見日,況復遠長安。
guī fēi hú bù zǎo, tīng cǐ diāo zhū yán.
歸飛胡不早,聽此雕朱顏。
“歸飛胡不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