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檣遠纜號吳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檣遠纜號吳兒”全詩
風昏月暗魚龍愁,電掣云奔鬼神入。
船頭星斗天為低,夜潮生寒洲渚移。
鳴舷鼓枻驚楚子,危檣遠纜號吳兒。
稿師咄咄自相語,明發扁舟擊何許。
半月行江十日風,寸步家山隔秦楚。
黃衫年少金雕鞍,日高華屋春夢殘。
插花走馬咸陽道,世上空嗟行路難。
分類: 行路難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行路難》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路難》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以行路為主題,通過描繪旅途中的困難和險阻,表達了旅人在世間行走的艱難和無奈之情。
詩中描述了江心有一塊蒼虬立起的巨石,山勢迫擊江水,江水浩浩蕩蕩,形成滔滔江流。風大月暗,魚龍因此感到憂愁;閃電劃破云霞,鬼神也因此而進入人間。船頭之上,星斗天空低垂,夜潮涌動,寒洲和渚島在移動。船上的人們鳴舷鼓枻,驚動了楚國的子民,危險的檣桿和纜繩吹響了吳國的號角。文人們急切地相互呼喊,明亮的燈火照亮了小船,但他們并不知道船要駛往何處。
在這首詩中,李彌遜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旅途中的困境,表達了行路的艱辛和無奈。他用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類的微弱,以及行路人在這種強大力量面前的渺小。詩中所表達的詩意是,人們在旅途中常常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和阻礙,而這些困難和阻礙在人類的眼中似乎是無法超越的。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人生旅途中困境和無奈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李彌遜的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它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旅途中的困境,將人們的行路之難與世間的艱辛相聯系。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鮮明,氣勢磅礴,給人一種壯闊而激烈的感覺。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詩人反襯出人類的渺小和無力,進而引發讀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旅途困境的描寫,傳達了人們在行路中所遭遇的困難和無奈,展現了人生旅途中的艱辛和掙扎。它呈現了一種激烈而壯闊的氛圍,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危檣遠纜號吳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lù nán
行路難
jiāng xīn pán shí cāng qiú lì, shān jī jiāng liú làng tou jí.
江心蟠石蒼虬立,山激江流浪頭急。
fēng hūn yuè àn yú lóng chóu, diàn chè yún bēn guǐ shén rù.
風昏月暗魚龍愁,電掣云奔鬼神入。
chuán tóu xīng dǒu tiān wèi dī, yè cháo shēng hán zhōu zhǔ yí.
船頭星斗天為低,夜潮生寒洲渚移。
míng xián gǔ yì jīng chǔ zi, wēi qiáng yuǎn lǎn hào wú ér.
鳴舷鼓枻驚楚子,危檣遠纜號吳兒。
gǎo shī duō duō zì xiāng yǔ, míng fā piān zhōu jī hé xǔ.
稿師咄咄自相語,明發扁舟擊何許。
bàn yuè xíng jiāng shí rì fēng, cùn bù jiā shān gé qín chǔ.
半月行江十日風,寸步家山隔秦楚。
huáng shān nián shào jīn diāo ān, rì gāo huá wū chūn mèng cán.
黃衫年少金雕鞍,日高華屋春夢殘。
chā huā zǒu mǎ xián yáng dào, shì shàng kōng jiē xíng lù nán.
插花走馬咸陽道,世上空嗟行路難。
“危檣遠纜號吳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