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第一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家第一流”全詩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朝代:唐代,作者: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詩意:
這首詩詞是武元衡給朱放拾遺的一封夏日寄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對名利的淡漠以及對美好自然和憂愁心情的描繪。詩中還回憶了東林寺,將其視為詩人的精神家園,以及對詩家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夏日雨天的感受和思考。首句“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自信,他認為自己的才華不亞于傳世之才谷永,但并不追求拜見權貴。接下來的兩句“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描繪了夏季的氣候,小暑時分金陽酷熱,而麥子已經到了成熟的秋天,微涼的感覺透露出一種宜人的涼爽。
下面兩句“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展示了作者對遠山和暮雨的觀察和情感。作者欹枕窗戶,遠眺山景,感嘆遠山的壯麗和美麗。而暮雨則使他閉門不出,心生愁緒。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緒。
最后兩句“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表明作者對東林寺的懷念和敬仰。東林寺是一個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被視為詩人的精神家園。作者將其賦予“詩家第一流”的美譽,表達了對詩家的崇敬和對文化藝術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才華、名利的態度,以及對美好自然和文化庇護所的向往。
“詩家第一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duì yǔ jì zhū fàng shí yí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cái fēi gǔ yǒng chuán, wú yì yè wáng hóu.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xiǎo shǔ jīn jiāng fú, wēi liáng mài zhèng qiū.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yuǎn shān yī zhěn jiàn, mù yǔ bì mén chóu.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gèng yì dōng lín sì, shī jiā dì yī liú.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詩家第一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