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鳳池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色鳳池閑”全詩
月華云闕迥,秋色鳳池閑。
御錦通清禁,天書出暗關。
嵇康不求達,終歲在空山。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漢間。
月華云闕迥,秋色鳳池閑。
御錦通清禁,天書出暗關。
嵇康不求達,終歲在空山。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在山中的月夜,詩人寄給朱張二舍人的一封信。詩人在午夜聽到更漏聲,感覺自己置身于九重天空和星漢之間。月光照耀著云彩和宮殿,給人一種迥異的感覺,而秋天的色彩則使鳳池顯得格外寧靜。御錦通向清禁宮,天書從暗門中傳出。嵇康不追求功名地生活在空山中,度過了整整一年。
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的月夜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寫意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超脫世俗的情感。詩中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和象征手法,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氛圍。
詩中的"午夜更漏里"和"九重霄漢間"揭示了詩人在深夜中的寂靜感受,給人一種超脫塵俗的感覺。"月華云闕迥"描繪了月光照耀下云彩和宮殿的景象,給人以神秘和超凡的感覺。"秋色鳳池閑"則通過秋天鳳池的寧靜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然。"御錦通清禁"和"天書出暗關"則象征著皇權和神秘的智慧,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越。最后提到嵇康,他是一個追求自由和超脫的文人形象,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加深了詩意的內涵。
整首詩以山中月夜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超然和追求自由的情感。詩人借助山中的寧靜和月夜的神秘,表達了對世俗的超越和對自由的向往。這首詩在意境的構建和情感的表達上相得益彰,給人以深沉和思索的空間,展示了唐代詩人的獨特魅力。
“秋色鳳池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yuè yè jì zhū zhāng èr shè rén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
wǔ yè gēng lòu lǐ, jiǔ chóng xiāo hàn jiān.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漢間。
yuè huá yún quē jiǒng, qiū sè fèng chí xián.
月華云闕迥,秋色鳳池閑。
yù jǐn tōng qīng jìn, tiān shū chū àn guān.
御錦通清禁,天書出暗關。
jī kāng bù qiú dá, zhōng suì zài kōng shān.
嵇康不求達,終歲在空山。
“秋色鳳池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