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詠一時俱絕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觴詠一時俱絕塵”全詩
旋落澗泉高下語,自鳴山鳥送迎人。
云山往歲真成癖,觴詠一時俱絕塵。
已辨歸途踏山暝,試捫高壁上星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山門晚歸》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門晚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門晚歸》中文譯文:
毗耶香飯壑源春,
午枕聊分百億身。
旋落澗泉高下語,
自鳴山鳥送迎人。
云山往歲真成癖,
觴詠一時俱絕塵。
已辨歸途踏山暝,
試捫高壁上星津。
詩意和賞析:
《山門晚歸》描繪了一位晚歸的行者穿越山門的場景。詩中以山門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歸途的思考。
詩的開頭,“毗耶香飯壑源春”,表達了大自然的豐饒與生機。壑源春花開滿山谷,毗耶香飯則是一種佛教的齋食,暗示著詩人與佛教有一定的聯系。
接下來,“午枕聊分百億身”,描寫了行者在午間短暫的安眠,百億身指行者身體的微塵。這里融入了佛教的思想,表達了對于人生短暫的感慨和對于塵世的超脫。
接著,“旋落澗泉高下語,自鳴山鳥送迎人”,通過描繪澗泉的聲音和山鳥的鳴叫,表達了山林中的寧靜與生機勃勃,行者在這里找到了一種與大自然共鳴的感覺。
然后,“云山往歲真成癖,觴詠一時俱絕塵”,詩人回憶起過去,對于云山的迷戀已經變成一種癖好。觴詠指的是吟詠飲酒的詩歌,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的感慨。
最后兩句,“已辨歸途踏山暝,試捫高壁上星津”,行者感嘆已經認清了回家的路,踏上了山間的歸途。試捫高壁上星津,意指摸索著山壁上的星辰,表達了行者對于遠方的向往和對未知的好奇。
整首詩詞以山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林的景色和行者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于大自然的贊美、對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于家園的向往。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
“觴詠一時俱絕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mén wǎn guī
山門晚歸
pí yé xiāng fàn hè yuán chūn, wǔ zhěn liáo fēn bǎi yì shēn.
毗耶香飯壑源春,午枕聊分百億身。
xuán luò jiàn quán gāo xià yǔ, zì míng shān niǎo sòng yíng rén.
旋落澗泉高下語,自鳴山鳥送迎人。
yún shān wǎng suì zhēn chéng pǐ, shāng yǒng yī shí jù jué chén.
云山往歲真成癖,觴詠一時俱絕塵。
yǐ biàn guī tú tà shān míng, shì mén gāo bì shàng xīng jīn.
已辨歸途踏山暝,試捫高壁上星津。
“觴詠一時俱絕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