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寂寞東城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陽寂寞東城去”全詩
門依高柳空飛絮,身逐閑云不在家。
軒冕強來趨世路,琴尊空負賞年華。
殘陽寂寞東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崔敷嘆春物將謝恨不同覽時余方為事牽束…不遇題之留贈》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敷嘆春物將謝恨不同覽時余方為事牽束
九陌遲遲麗景斜,禁街西訪隱淪賒。
門依高柳空飛絮,身逐閑云不在家。
軒冕強來趨世路,琴尊空負賞年華。
殘陽寂寞東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
中文譯文:
崔敷非常惋惜春物將謝,可惜無法一同欣賞美景,因為他一直被瑣事牽扯。
大道上美景宛如斜陽,他去禁街西邊尋找隱士的時候,發現他們都淪落為負債之人。
門前的高柳依然空懸著飛絮,而他的身影卻像閑云一樣不在家。
雖然有人脅迫他參加世俗的儀式,但他卻覺得那些榮華富貴毫無意義。
殘陽寂寞地落向東方,他感到唏噓不已,只覺得春風吹落的花朵般凄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崔敷為主人公,表達了他對于春天即將過去的惋惜和對于世事的煩擾。詩中通過描繪城市景色和崔敷的心境,傳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城市景色,九陌指的是長安城的大街,麗景斜是指美麗的風景在夕陽下顯得斜長。禁街是指禁宮附近的街道,西訪隱淪賒表示崔敷去西邊尋找隱士,卻發現他們已經淪落為貧賤之人。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崔敷的家境和身處的環境。門依高柳空飛絮表示家門前的柳樹上空懸著飛絮,而崔敷的身影卻像一片云一樣游離不定,不在家。這句描繪了崔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不愿被世俗所束縛。
接下來兩句描述了崔敷拒絕世俗的權力和榮華富貴。軒冕強來趨世路是指有人強迫他去參加世俗的儀式,但他覺得那些權勢和榮華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琴尊空負賞年華表示他寧愿放下手中的琴,也不愿去享受年華。
最后兩句描繪了崔敷感到的寂寞和惆悵。殘陽寂寞東城去表示夕陽寂寞地沉落向東方,象征著春天即將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則是表達了崔敷感到的悲傷和失落。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的矛盾感受,對于世俗的束縛和權勢的壓迫的反抗。通過描繪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中傳達出一種追求自由、追求內心真實的情感。整首詩既有對于春天的美景的贊美,又有對于社會現實的痛苦的思考,充滿了悲涼的情感。
“殘陽寂寞東城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fū tàn chūn wù jiāng xiè hèn bù tóng lǎn shí yú fāng wèi shì qiān shù bù yù tí zhī liú zèng
崔敷嘆春物將謝恨不同覽時余方為事牽束…不遇題之留贈
jiǔ mò chí chí lì jǐng xié, jìn jiē xī fǎng yǐn lún shē.
九陌遲遲麗景斜,禁街西訪隱淪賒。
mén yī gāo liǔ kōng fēi xù,
門依高柳空飛絮,
shēn zhú xián yún bù zài jiā.
身逐閑云不在家。
xuān miǎn qiáng lái qū shì lù, qín zūn kōng fù shǎng nián huá.
軒冕強來趨世路,琴尊空負賞年華。
cán yáng jì mò dōng chéng qù, chóu chàng chūn fēng luò jǐn huā.
殘陽寂寞東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
“殘陽寂寞東城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