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盤的皪如金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盤的皪如金彈”全詩
滿盤的皪如金彈,業子分嘗憶去年。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盧橘》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盧橘》是宋代詩人李彌遜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盧橘的形態、味道和食用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橘子的獨特感受和回憶。
詩詞的中文譯文:
皮似稗柿松而剝,核如龍眼味甘鮮。
滿盤的皪如金彈,業子分嘗憶去年。
詩意和賞析:
《盧橘》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盧橘的外表和味道,以及品嘗橘子的情景。詩中的描述生動而形象,給讀者帶來視覺和味覺的感受。
首先,詩中描述了盧橘的外表特征。作者用“皮似稗柿松而剝”來形容橘子的外皮,稗柿是一種植物,其皮薄而松散,可以輕易地剝離。這一描寫傳達了盧橘皮薄易剝的特點,也暗示了橘子飽滿多汁的內部。
其次,詩中描寫了橘子的味道。作者用“核如龍眼味甘鮮”來形容橘子的味道。龍眼是一種甜美的水果,所以這里的比喻表達了橘子甘鮮可口的滋味。讀者可以想象到品嘗橘子時,甜美的味覺享受。
最后,詩人通過“滿盤的皪如金彈,業子分嘗憶去年”這兩句來描繪品嘗橘子的情景和回憶。詩中的“皪”指橘子的果肉,作者用“滿盤的皪如金彈”來比喻橘子的果肉飽滿多汁,有彈性。這樣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橘子的美味。而“業子分嘗憶去年”則表達了品嘗橘子時的美好回憶,引發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盧橘》通過對橘子外表、味道和食用情景的細膩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橘子的喜愛和回憶。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橘子的鮮美和引發對美好時光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把讀者帶入了作者對橘子的感受世界,同時也勾起了讀者對自然美食和回憶的共鳴。
“滿盤的皪如金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jú
盧橘
pí shì bài shì sōng ér bō, hé rú lóng yǎn wèi gān xiān.
皮似稗柿松而剝,核如龍眼味甘鮮。
mǎn pán de lì rú jīn dàn, yè zi fēn cháng yì qù nián.
滿盤的皪如金彈,業子分嘗憶去年。
“滿盤的皪如金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