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喧寂無殊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知喧寂無殊觀”全詩
卻披叢棘下山腰,丹碧照空飛棟宇。
道人養道厭塵勞,避世只嫌山不高。
那知行空老曼倩,竊食不遺王母桃。
松檜參天門晝閉,碧玉擷蔬飯炊雪。
百年冷坐無車音,一旦偕來真惡客。
當知喧寂無殊觀,出世何妨在世間。
能致吾人師作古,龍興今日始開山。
分類:
《龍興避難》鄧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興避難》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鄧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傍山怪石如蹲虎,
絕頂去天無尺五。
卻披叢棘下山腰,
丹碧照空飛棟宇。
道人養道厭塵勞,
避世只嫌山不高。
那知行空老曼倩,
竊食不遺王母桃。
松檜參天門晝閉,
碧玉擷蔬飯炊雪。
百年冷坐無車音,
一旦偕來真惡客。
當知喧寂無殊觀,
出世何妨在世間。
能致吾人師作古,
龍興今日始開山。
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情感來傳達詩意。詩中描述了一位道人遠離塵囂,隱居在山中的生活。詩人通過描繪傍山的怪石、絕頂的高處以及丹碧的天空照耀下的飛檐宇宙,展現了隱居山中的景象。道人在山中養道,厭倦了塵世的繁華和勞累,他只嫌山峰不夠高。然而,詩人也提到了道人的孤獨和竊食的生活,暗示了他的隱居并非完全自由自在。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山門被松樹和柏樹掩映,白玉似的雪花用來采摘蔬菜,用雪來炊飯。這些描寫營造出寧靜幽雅的山居生活,與紛擾喧囂的世俗形成鮮明對比。然而,最后一句揭示了一個轉折,即使在這樣寧靜的環境中,也難免有來自外界的困擾和打擾。
整首詩詞表達了隱居者對于避世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但也反映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沖突。詩人認為,盡管隱居能夠遠離喧囂和紛爭,但在現實世界中尋求內心的平靜和修養同樣重要。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古代先賢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于自身的理想追求,龍興的開山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居景象和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于現實與理想、塵世與出世之間的思考和抉擇,反映了他對于個體人生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和探索。
“當知喧寂無殊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xīng bì nàn
龍興避難
bàng shān guài shí rú dūn hǔ, jué dǐng qù tiān wú chǐ wǔ.
傍山怪石如蹲虎,絕頂去天無尺五。
què pī cóng jí xià shān yāo, dān bì zhào kōng fēi dòng yǔ.
卻披叢棘下山腰,丹碧照空飛棟宇。
dào rén yǎng dào yàn chén láo, bì shì zhǐ xián shān bù gāo.
道人養道厭塵勞,避世只嫌山不高。
nǎ zhī xíng kōng lǎo màn qiàn, qiè shí bù yí wáng mǔ táo.
那知行空老曼倩,竊食不遺王母桃。
sōng guì cān tiān mén zhòu bì, bì yù xié shū fàn chuī xuě.
松檜參天門晝閉,碧玉擷蔬飯炊雪。
bǎi nián lěng zuò wú chē yīn, yī dàn xié lái zhēn è kè.
百年冷坐無車音,一旦偕來真惡客。
dāng zhī xuān jì wú shū guān, chū shì hé fáng zài shì jiān.
當知喧寂無殊觀,出世何妨在世間。
néng zhì wú rén shī zuò gǔ, lóng xīng jīn rì shǐ kāi shān.
能致吾人師作古,龍興今日始開山。
“當知喧寂無殊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