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旌不動天風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旌不動天風寒”全詩
但得一身自安逸,誰思寒士三萬間。
東林天下推第一,凈幾明窗萬禪客。
主人幽棲僅一枝,便覺寬容無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動當知俱欲安。
誰識曹溪一滴許,能令法雨遍塵寰。
分類:
《東林一枝庵》鄧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林一枝庵》是宋代鄧肅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東林一枝庵為題材,表達了自安逸與寬容無迫窄的境界以及對曹溪法雨的贊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世間杰棟俯飛翰,
簾旌不動天風寒。
但得一身自安逸,
誰思寒士三萬間。
東林天下推第一,
凈幾明窗萬禪客。
主人幽棲僅一枝,
便覺寬容無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
蠢動當知俱欲安。
誰識曹溪一滴許,
能令法雨遍塵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東林一枝庵為背景,通過描繪庵內的景象和主人的境遇,表達了一種自得其樂的心態和對寧靜、寬容的追求。
詩的開篇以杰棟俯飛翰的形象,描繪了世間才俊的輩出和風華絕代的景象。簾旌不動天風寒,描述了庵內的幽靜和寧謐。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認為只要能擁有一身自在安逸的心境,誰會思念那寒士的生活。這里寒士指的是過著清貧、清苦生活的士人。
接下來,詩人稱贊東林一枝庵是天下推崇的第一庵,庵內明窗凈幾,萬禪客都是虔誠修行的人。主人幽棲僅一枝,表示主人只居于庵內的一枝茶室,卻感到寬容無迫窄。這里的寬容無迫窄表達了主人待人接物的胸懷和心胸。
詩的后半部分著重強調個人的心境與安逸。一身六尺何足患,指的是人只有六尺的身軀,何必過于計較物質的得失。蠢動當知俱欲安,表示只有心境安定寧靜,才能擺脫浮躁的紛擾。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曹溪法雨的稱贊,認為曹溪禪宗的法雨可以普照世間,灑遍塵寰,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林一枝庵的環境和主人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自在安逸、寬容無迫窄的追求,以及對曹溪法雨的贊嘆。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一種寧靜、淡泊的境界,寄托了作者對心靈自由和修行境界的向往。
“簾旌不動天風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lín yī zhī ān
東林一枝庵
shì jiān jié dòng fǔ fēi hàn, lián jīng bù dòng tiān fēng hán.
世間杰棟俯飛翰,簾旌不動天風寒。
dàn dé yī shēn zì ān yì, shuí sī hán shì sān wàn jiān.
但得一身自安逸,誰思寒士三萬間。
dōng lín tiān xià tuī dì yī, jìng jǐ míng chuāng wàn chán kè.
東林天下推第一,凈幾明窗萬禪客。
zhǔ rén yōu qī jǐn yī zhī, biàn jué kuān róng wú pò zhǎi.
主人幽棲僅一枝,便覺寬容無迫窄。
yī shēn liù chǐ hé zú huàn, chǔn dòng dāng zhī jù yù ān.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動當知俱欲安。
shuí shí cáo xī yī dī xǔ, néng lìng fǎ yǔ biàn chén huán.
誰識曹溪一滴許,能令法雨遍塵寰。
“簾旌不動天風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