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草遙池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洲草遙池合”全詩
符節分憂重,鹓鴻去路翔。
艷歌愁翠黛,寶瑟韻清商。
洲草遙池合,春風曉旆張。
晉臣多樂廣,漢主識馮唐。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未傷。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酬陸員外歙州許員外郢州二使君》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回答陸員外,歙州的許員外和郢州的兩位使君
云海接連綿的吳洲,夢幻般的楚驛。重重憂愁被符節拆開,鳶鴻展翅飛往遠方。
艷歌傾訴憂傷,寶瑟奏響清商曲。洲草與遙遠的池塘合而為一,春風中旗幟迎風展開。
晉臣們自豪樂廣大,漢主們贊賞馮唐。長時間的離別并未使我們心生別離之苦,離魂也并未受到傷害。
詩意:這首詩是作者武元衡回答陸員外之詩。詩人以吳洲和楚驛作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符節象征著憂愁的束縛,而鳶鴻則代表著解脫與逃離。艷歌和寶瑟是詩中的意象,形容了憂傷的心情。洲草和池塘的合一,以及春風中的旆幟,傳達出一種美好和歡樂的氛圍。詩人借晉代的快樂和漢代的贊賞,表達了自己離別的情感,并宣稱離魂并未受到傷害。
賞析:這首詩以吳洲和楚驛作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運用具象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惆悵情感的抒發。符節的拆開和鳶鴻的飛翔代表了解脫與遠離憂傷的意愿。通過艷歌和寶瑟這兩種音樂樂器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沉郁的心情。洲草合池塘的景象以及春風中旆幟的飄揚,傳達了一種愉悅和快樂的感覺。最后,作者宣稱離魂并未受到傷害,表達了堅強和樂觀的心態。整首詩以華美的意象和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獨特的詩人風格。
“洲草遙池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ù yuán wài shè zhōu xǔ yuán wài yǐng zhōu èr shǐ jūn
酬陸員外歙州許員外郢州二使君
wú zhōu yún hǎi jiē, chǔ yì mèng lín zhǎng.
吳洲云海接,楚驛夢林長。
fú jié fēn yōu zhòng, yuān hóng qù lù xiáng.
符節分憂重,鹓鴻去路翔。
yàn gē chóu cuì dài, bǎo sè yùn qīng shāng.
艷歌愁翠黛,寶瑟韻清商。
zhōu cǎo yáo chí hé, chūn fēng xiǎo pèi zhāng.
洲草遙池合,春風曉旆張。
jìn chén duō lè guǎng, hàn zhǔ shí féng táng.
晉臣多樂廣,漢主識馮唐。
bù zuò jīng nián bié, lí hún yì wèi shāng.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未傷。
“洲草遙池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