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萍梗故園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萍梗故園心”全詩
野云未散山頭暗,春水初生岸腳深。
萬里松濤寒食淚,十年萍梗故園心。
狂風又卷殘紅去,飛落誰家無處尋。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清明》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寶勒香輪簇柳陰,
明珠般的車輪停在垂柳的蔭下,
作者作為一位官員,獨自品味著清明的氛圍。
宦游清味獨沉吟。
他曾經奔波在宦海之上,現在獨自陷入沉思之中。
野云未散山頭暗,
山頂上的云未散去,山頭處變得昏暗。
春水初生岸腳深。
春天的水剛剛涌現,河岸處水深可及。
萬里松濤寒食淚,
千里萬里的松樹林像波濤一般,
作者在寒食節時,忍不住流下傷感的淚水。
十年萍梗故園心。
已經過去了十年,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之情依然鮮活。
狂風又卷殘紅去,
狂風又吹走了殘留的紅葉,
飛落誰家無處尋。
紅葉飄落到了誰家,無法再尋找到它們的下落。
這首詩詞《清明》描繪了一個清明時節的景象。通過描寫寶勒香輪停在柳樹下、山頭處的昏暗、春水初生的景象,以及作者內心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孤獨思考的心境,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寒食節時的憂傷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最后,狂風卷走殘紅,象征著歲月的無情和離散的命運,使人們在追尋時光中的美好時刻時感到無奈和迷茫。
整首詩詞以清明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悟。
“十年萍梗故園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清明
bǎo lēi xiāng lún cù liǔ yīn, huàn yóu qīng wèi dú shěn yín.
寶勒香輪簇柳陰,宦游清味獨沈吟。
yě yún wèi sàn shān tóu àn, chūn shuǐ chū shēng àn jiǎo shēn.
野云未散山頭暗,春水初生岸腳深。
wàn lǐ sōng tāo hán shí lèi, shí nián píng gěng gù yuán xīn.
萬里松濤寒食淚,十年萍梗故園心。
kuáng fēng yòu juǎn cán hóng qù, fēi luò shuí jiā wú chǔ xún.
狂風又卷殘紅去,飛落誰家無處尋。
“十年萍梗故園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