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來出已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來出已意”全詩
偶來出已意,特為破天慳。
能便渺茫處,盡歸尋丈間。
公余成踐蹂,心事等云閒。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天華寺亭二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華寺亭二首》是宋代馮時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華漸逝的感慨,同時展示了他對大自然山水的深深熱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老去心如水,眼明猶愛山。
偶來出已意,特為破天慳。
能便渺茫處,盡歸尋丈間。
公余成踐蹂,心事等云閒。
詩意: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年老之后心境的變化。他感嘆時間的流逝,用心如水來形容自己的內心狀態,表示已經老去。盡管如此,他的眼睛仍然保持著敏銳,仍然熱愛山水之美。詩人表示,有時候他會偶然間抽離塵囂,超脫紛擾,去尋找內心的寧靜。然而,這種追求內心安寧的意愿卻常常受到現實的限制。最后,作者提到他的心事猶如云一般飄忽不定,等待著時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方式,傳遞了作者年老的心境以及對山水的熱愛。作者將自己的心境比喻為水,形象地表達了時間流逝的無情和自己的漸漸衰老。然而,他的眼睛仍然保持著敏銳,對自然山水的美麗仍然懷有深深的感慨和喜愛。詩人通過將自然景觀與自己的內心感受相結合,展示了他對山水之間的情感共鳴。他抽離塵囂,尋求內心的寧靜,但常常受到現實的限制,這也是許多人在追求內心自由時所面臨的困境。最后,作者以云的形象來形容自己的心事,揭示了他內心的紛亂和不安。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內心追求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空間。
“偶來出已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huá sì tíng èr shǒu
天華寺亭二首
lǎo qù xīn rú shuǐ, yǎn míng yóu ài shān.
老去心如水,眼明猶愛山。
ǒu lái chū yǐ yì, tè wèi pò tiān qiān.
偶來出已意,特為破天慳。
néng biàn miǎo máng chù, jǐn guī xún zhàng jiān.
能便渺茫處,盡歸尋丈間。
gōng yú chéng jiàn róu, xīn shì děng yún xián.
公余成踐蹂,心事等云閒。
“偶來出已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