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文章謝掾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府文章謝掾歸”全詩
相送汀州蘭棹晚,菱歌一曲淚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送張侍御赴京》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侍御赴京》是唐代詩人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南煙雨塞鴻飛,
西府文章謝掾歸。
相送汀州蘭棹晚,
菱歌一曲淚沾衣。
詩意:
這首詩詞是武元衡送別張侍御赴京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江南地區飄渺的雨霧中,野鴻飛越的景象。掾歸指的是張侍御擔任西府文章官職,即將返回京城。武元衡和其他人在汀州的碼頭給他送行,而此時船只已在晚上緩緩駛離。菱歌則象征著武元衡唱的歌曲,他在送別的過程中不禁流下了眼淚。
賞析:
《送張侍御赴京》通過描繪江南的煙雨景色,展現了唐代的離別情懷。江南地區常常有雨霧彌漫,這一景象被用來襯托離別的憂傷情緒。詩中的野鴻飛越在煙雨中,增添了離別的蒼涼感。西府文章謝掾歸,表達了張侍御在西府的才華和成就,而他的離去則帶來了一種失落感。
詩中的送別場景發生在汀州的碼頭,在晚上進行,這種設置使得離別的氛圍更加凄涼。武元衡以婉約的筆觸,描述了送別者唱的菱歌,這首歌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傷,以及淚水沾濕了他的衣袖,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的傷感情緒。
整首詩以其清新婉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送別過程中的離愁別緒。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成功地表達了離別的辛酸和無奈,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西府文章謝掾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shì yù fù jīng
送張侍御赴京
jiāng nán yān yǔ sāi hóng fēi, xī fǔ wén zhāng xiè yuàn guī.
江南煙雨塞鴻飛,西府文章謝掾歸。
xiāng sòng tīng zhōu lán zhào wǎn, líng gē yī qǔ lèi zhān yī.
相送汀州蘭棹晚,菱歌一曲淚沾衣。
“西府文章謝掾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