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能肖蓋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能肖蓋公”全詩
一切本仁義,條教日月炳。
邦民用不犯,閉閣自非省。
猶能肖蓋公,使我醉清凈。
春風花滿門,午夢日轉影。
先已戒鈴下,吏至無輒請。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鈴齋》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鈴齋》是宋代詩人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紛亂的事務頻繁發生,但賢哲卻有明確的原則。一切都應本著仁義之道,遵循教化使日月光明照耀。國家的人民不會犯法,政府自然無需多加警戒。即使沒有官職,也能像蓋公一樣,讓我陶醉于寧靜純凈之中。春風吹拂,花朵盛開滿門,午后的夢境在陽光下轉動。早已戒除鈴聲的干擾,官吏來訪也不再頻繁。
詩意:
《鈴齋》描繪了一個寧靜祥和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詩中提到的賢哲和仁義道德,以及國家和個人的安寧與清凈,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秩序和個人修養的思考和追求。通過對春風、花朵和午后夢境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生活美好瞬間的珍視和對于寧靜心境的追求。
賞析:
《鈴齋》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展現了馮時行對于理想社會和個人境界的向往。詩中通過對于亂離事務和賢哲要領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秩序和個人修養的重要性。作者以"一切本仁義,條教日月炳"的表述,強調了道德準則的重要性,而"邦民用不犯,閉閣自非省"則體現了社會安寧的理想狀態。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春風、花滿門和午后夢境,營造出寧靜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戒除鈴聲的干擾和官吏的頻繁來訪,表達了對于寧靜心境的追求。"猶能肖蓋公,使我醉清凈"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清凈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和諧社會和內心寧靜的向往,并通過對于理想社會和個人心境的描繪,展示了馮時行對于人生境界和價值觀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深邃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凸顯了宋代文人追求理想社會和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
“猶能肖蓋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zhāi
鈴齋
luàn lí gù duō shì, xián zhé yǒu yào lǐng.
亂離固多事,賢哲有要領。
yī qiè běn rén yì, tiáo jiào rì yuè bǐng.
一切本仁義,條教日月炳。
bāng mín yòng bù fàn, bì gé zì fēi shěng.
邦民用不犯,閉閣自非省。
yóu néng xiào gài gōng, shǐ wǒ zuì qīng jìng.
猶能肖蓋公,使我醉清凈。
chūn fēng huā mǎn mén, wǔ mèng rì zhuǎn yǐng.
春風花滿門,午夢日轉影。
xiān yǐ jiè líng xià, lì zhì wú zhé qǐng.
先已戒鈴下,吏至無輒請。
“猶能肖蓋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