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蒼分楠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蒼分楠直”全詩
風高鳴雁序,春暖茁蘭芽。
門蒼分楠直,溪流帶竹斜。
我來風雪曉,倚杖看梅花。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題黃氏所居》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黃氏所居》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環翠五六里,深藏著三四家。
風高時候鳴雁成序,春暖時茁蘭發芽。
門前的蒼楠樹筆直,溪水流經帶動竹斜。
我來到這里,風雪初霽的清晨,倚著杖看著梅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黃氏所居的景色和氛圍。環翠五六里意味著這個地方四周環繞著郁郁蔥蔥的山林,而深藏三四家則暗示這是一個僻靜的地方,人煙稀少。詩中提到風高時鳴雁成序,春暖時茁蘭發芽,表達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門前的蒼楠樹筆直、溪水流經帶動竹斜,描繪了黃氏所居的自然風光。最后,詩人以風雪曉的清晨來到這里,倚著杖欣賞梅花,表達了他對這片景色的喜愛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風高與春暖、蒼楠與竹子、風雪與梅花的對比,使詩意更加豐富。詩人以清晨的時刻來到黃氏所居,倚杖觀賞梅花,抓住了一個瞬間的美麗,表達了對生活的寄托和對美好的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融入了對自然的贊美與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馮時行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美的感知。這首詩詞以其簡約而深含意義的形象描繪,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
“門蒼分楠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áng shì suǒ jū
題黃氏所居
huán cuì wǔ liù lǐ, shēn cáng sān sì jiā.
環翠五六里,深藏三四家。
fēng gāo míng yàn xù, chūn nuǎn zhuó lán yá.
風高鳴雁序,春暖茁蘭芽。
mén cāng fēn nán zhí, xī liú dài zhú xié.
門蒼分楠直,溪流帶竹斜。
wǒ lái fēng xuě xiǎo, yǐ zhàng kàn méi huā.
我來風雪曉,倚杖看梅花。
“門蒼分楠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