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憶淵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底事憶淵明”全詩
我豈無他人,底事憶淵明。
忘言會諸理,掃盡世俗情。
悠然見南山,此意誰與評。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憶淵明二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淵明二首》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其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起早晨我策馬行走在東籬小路上,路旁的寒菊在清晨的陽光下綻放出璀璨的花朵。我心中是否沒有其他人,只是回憶起了淵明。我忘卻了瑣碎的言語,摒棄了世俗的情感,心靈自由地看到了南山的壯麗景色。這樣的心境和意境,有誰能與我一同品味?
詩詞以描繪晨曦中的景色為切入點,通過寒菊的美麗和東籬小路的幽靜,展現了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人自問是否只有他一個人在此,而他的回答是憶起了淵明。這里的淵明指的是唐代文學家王之渙,他以清新脫俗的作品聞名,馮時行將他作為自己心靈的寄托和追求的象征。詩人表達了對淵明的敬仰和追憶,通過忘卻塵世的瑣事和世俗的情感,使自己的心靈得以純凈和自由。最后,詩人提問這樣的心境和意境,又有誰能與他一同領略呢?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展現了對于自然之美和追求心靈自由的向往。通過憶起淵明,詩人表達了對于高雅純凈文化的追求,以及對于超越塵世的心靈境界的向往。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空靈的感覺,讀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與自然融合的美好心境,以及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底事憶淵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yuān míng èr shǒu
憶淵明二首
chén cè dōng lí lù, huáng huáng hán jú yīng.
晨策東籬路,煌煌寒菊英。
wǒ qǐ wú tā rén, dǐ shì yì yuān míng.
我豈無他人,底事憶淵明。
wàng yán huì zhū lǐ, sǎo jǐn shì sú qíng.
忘言會諸理,掃盡世俗情。
yōu rán jiàn nán shān, cǐ yì shuí yǔ píng.
悠然見南山,此意誰與評。
“底事憶淵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