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是胚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意是胚胎”全詩
日車扶曉出,斗柄斡春回。
致理歸廓廟,私憂尚草萊。
太平豈無象,天意是胚胎。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元日二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日二首》是宋代詩人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對元旦的描繪,表達了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晨太陽初升,看到的是一個美好的元旦,元朝的氛圍正在展開。
太陽車輪推動黎明的到來,北斗的柄繞過春天的軌跡。
致理的人回到空曠的廟宇,而我仍然憂慮地在草莓地里徘徊。
難道太平盛世沒有預兆嗎?難道天意還未成型?
詩意:
這首詩以元旦為背景,表達了對新年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許。馮時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將元旦的氣氛與人們的情感聯系在一起。他提到太陽的升起、北斗星的運行,象征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和歲月的流轉。詩人同時表達了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對太平盛世的期待和對命運的疑問,彰顯了他對時代和人生的關切。
賞析:
《元日二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元旦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新年和未來的憧憬。詩中運用了一系列象征和意象,如太陽、北斗星等,將元旦的喜慶氣氛和大自然的運行規律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詩人在描繪元旦的同時,也折射出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提到自己回到了空曠的廟宇,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詩人內心的憂慮。他對太平盛世的懷疑和對天意的質疑,體現了他對社會和人生的關切和思索。這種思考與對元旦的喜慶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展現了詩人復雜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總體而言,馮時行的《元日二首》通過對元旦的描繪,融合了對新年的喜慶祝愿和對社會個人命運的思考。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運用象征和意象,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詩詞充滿了生動和深意。這首詩詞既是對元旦的贊美,也是對人生和社會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天意是胚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rì èr shǒu
元日二首
gǔ dàn xiū xiáng jiàn, yuán cháo fēn jìn kāi.
谷旦休祥見,元朝氛祲開。
rì chē fú xiǎo chū, dǒu bǐng wò chūn huí.
日車扶曉出,斗柄斡春回。
zhì lǐ guī kuò miào, sī yōu shàng cǎo lái.
致理歸廓廟,私憂尚草萊。
tài píng qǐ wú xiàng, tiān yì shì pēi tāi.
太平豈無象,天意是胚胎。
“天意是胚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