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迥凄涼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空地迥凄涼夜”全詩
一聲孤雁人千里,三點寒更月半樓。
宦海浮生成底事,騷人徹骨是長愁。
天空地迥凄涼夜,一曲商歌一掉頭。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和郭信可秋夜有懷》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郭信可秋夜有懷》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又是山寒水綠秋,
年華冉冉鬢邊流。
一聲孤雁人千里,
三點寒更月半樓。
宦海浮生成底事,
騷人徹骨是長愁。
天空地迥凄涼夜,
一曲商歌一掉頭。
詩意:
這是一個寒冷的秋天,山巒依然蒼翠,水面依舊碧綠。歲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讓人的鬢發逐漸蒼老。一聲孤雁的哀鳴傳來,它飛越千里,尋找歸程。寒冷的夜晚,月亮半掛在高樓之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官場上的浮沉是無法避免的,而對于那些有才情的人來說,內心深處總是充滿了憂愁和思考。這樣的夜晚,天空和大地都顯得凄涼,只有一曲商歌在空中回響,但轉瞬即逝。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歲月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感慨和思考。通過描繪山色、水景和孤雁的形象,作者以自然景物寄托自己對于時光的感嘆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的宦海浮沉和騷人的長愁,折射出作者對于社會現實和文人境遇的痛感。最后,作者以凄涼的夜空和商歌的響起作為結尾,給人一種深沉而悲涼的氛圍。整首詩詞以意境優美、寓意深遠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百態的思考和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馮時行細膩而獨特的詩詞才華。
“天空地迥凄涼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guō xìn kě qiū yè yǒu huái
和郭信可秋夜有懷
yòu shì shān hán shuǐ lǜ qiū, nián huá rǎn rǎn bìn biān liú.
又是山寒水綠秋,年華冉冉鬢邊流。
yī shēng gū yàn rén qiān lǐ, sān diǎn hán gèng yuè bàn lóu.
一聲孤雁人千里,三點寒更月半樓。
huàn hǎi fú shēng chéng dǐ shì, sāo rén chè gǔ shì zhǎng chóu.
宦海浮生成底事,騷人徹骨是長愁。
tiān kòng dì jiǒng qī liáng yè, yī qǔ shāng gē yī diào tóu.
天空地迥凄涼夜,一曲商歌一掉頭。
“天空地迥凄涼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