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方略留春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無方略留春輝”全詩
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風力長,更飛急雨湔余香。
雪兒歌底踏舞馬,燕子泥邊隨濫觴。
明妝皎皎爭前列,觸手還羞疑不潔。
芳菲已斷陽臺夢,只有消煩嚼冰雪。
明年禰應花更奇,豈無方略留春輝。
欲作短章憑阿素,只待西鄰之子歸。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李花已盡再用前韻末章專屬蒙景明資一笑也》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花已盡再用前韻末章專屬蒙景明資一笑也》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花已盡再用前韻末章,
專屬蒙景明資一笑也。
李花已經凋謝殆盡,但我仍以前篇的韻腳來寫這末章,
獻給景明這位專屬的人,只為他的一笑。
這首詩詞以李花的凋謝為背景,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瞬間的珍惜。作者以李花作為象征,描繪了花開花落的過程,以及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盡管花朵凋謝,但作者仍希望用前篇的韻腳寫下這末章,獻給他深愛的景明。他希望能夠通過這首詩詞帶給景明一個微笑,表達對他的獨特情感。
在詩詞中,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將老人於花與天公事相對比,抒發了對老人在花朵中的歡愉不受世俗規范束縛的贊賞。通過描繪風和雨的力量,以及雪兒歌底踏舞馬和燕子泥邊隨濫觴的情景,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萬物互動的美妙。明妝皎皎爭前列,觸手還羞疑不潔,描繪了女子的妝扮和羞怯,展示了細膩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最后,詩詞以芳菲已斷陽臺夢和消煩嚼冰雪來表達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在失去美好時刻時尋找慰藉的心境。
整首詩詞流暢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花朵凋謝和美好瞬間的描繪,作者喚起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當下的反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同時透露出對美和情感的追求。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景明深深的情感,展現了他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豈無方略留春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huā yǐ jǐn zài yòng qián yùn mò zhāng zhuān shǔ méng jǐng míng zī yī xiào yě
李花已盡再用前韻末章專屬蒙景明資一笑也
xiàng lái fēng qián jiàn táo lǐ, jīn rì fēn fēn luò fēng wěi.
向來風前見桃李,今日紛紛落風尾。
lǎo rén yú huā yì hé yǒu, bù yòng tiān gōng shì chēn xǐ.
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màn tiān gāo kuà fēng lì zhǎng, gèng fēi jí yǔ jiān yú xiāng.
漫天高跨風力長,更飛急雨湔余香。
xuě ér gē dǐ tà wǔ mǎ, yàn zi ní biān suí làn shāng.
雪兒歌底踏舞馬,燕子泥邊隨濫觴。
míng zhuāng jiǎo jiǎo zhēng qián liè, chù shǒu hái xiū yí bù jié.
明妝皎皎爭前列,觸手還羞疑不潔。
fāng fēi yǐ duàn yáng tái mèng, zhǐ yǒu xiāo fán jué bīng xuě.
芳菲已斷陽臺夢,只有消煩嚼冰雪。
míng nián mí yīng huā gèng qí, qǐ wú fāng lüè liú chūn huī.
明年禰應花更奇,豈無方略留春輝。
yù zuò duǎn zhāng píng ā sù, zhǐ dài xī lín zhī zǐ guī.
欲作短章憑阿素,只待西鄰之子歸。
“豈無方略留春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