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郊木葉飛無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郊木葉飛無聲”全詩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濱行路夜吹笙。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緱山道中口號》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緱山道中口號》是唐代武元衡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秋山寂寂秋水清,
寒郊木葉飛無聲。
王子白云仙去久,
洛濱行路夜吹笙。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緱山道中的景象。詩人描述了秋山的寧靜和秋水的清澈,寒郊中的樹葉無聲地飄落。接著提到王子白云仙已經離去已久,洛濱行路的夜晚吹響了笙簫聲。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王子白云仙的追思,表達了離別的憂傷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秋山、秋水和寒郊的靜謐景象與王子白云仙的離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離別帶來的寂寥和無聲。夜晚吹響的笙簫聲則象征著對過去的回憶和思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人物的離去與環境相結合,突出了離別的哀愁和孤寂感。同時,通過夜晚吹笙的情景,給人以回憶和懷念的感覺。這首詩詞的美在于它的意境與情感的巧妙融合,使人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濃郁的離愁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寒郊木葉飛無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u shān dào zhōng kǒu hào
緱山道中口號
qiū shān jì jì qiū shuǐ qīng, hán jiāo mù yè fēi wú shēng.
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葉飛無聲。
wáng zǐ bái yún xiān qù jiǔ, luò bīn xíng lù yè chuī shēng.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濱行路夜吹笙。
“寒郊木葉飛無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