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分去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湖分去住”全詩
云盡樹不去,水平天更低。
江湖分去住,吳楚亙東西。
遐矚寬幽抱,愁多望轉迷。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再登岳陽樓》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登岳陽樓》是宋代詩人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再次登上岳陽樓,樓高聳立于臨渥水之畔,天空遼闊,登樓之路陡峭。云彩消散,樹木仍然挺立不動,水面平靜,天空更加開闊。江湖的流動不停,人們在吳楚之間往來穿梭,這一帶的地域連綿東西。眺望遠方,寬廣而幽靜的景色環抱著,憂愁之情油然而生,望著變幻莫測的風景而陷入迷茫之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馮時行再次登上岳陽樓時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人通過描繪樓高臨渥水之畔的景色,表達了登樓之險峻和天空的開闊。他觀察到云彩的變化和水面的平靜,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幻和恒定。詩人還提到江湖的流動和吳楚之間的往來,展現了人們忙碌的生活和地域的廣闊。最后,詩人用"遐矚寬幽抱,愁多望轉迷"來描述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對遠方景色的向往和內心的憂愁。
賞析:
《再登岳陽樓》以其獨特的寫景方式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馮時行細膩的感受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云盡樹不去"、"水平天更低",通過對云、樹、水和天空等元素的描繪,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內心感受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
詩人通過對江湖流動和吳楚地域的描寫,突出了人們的忙碌和生活的多樣性,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最后兩句"遐矚寬幽抱,愁多望轉迷"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景色的向往和內心的憂愁。這種心境的轉換,使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和思考的深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獨到的表達方式,表現出馮時行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獨特洞察力。通過詩人的感悟和思考,讀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變幻,以及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和對遠方的向往。這使得《再登岳陽樓》成為一首具有情感共鳴和思考價值的精美詩篇。
“江湖分去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dēng yuè yáng lóu
再登岳陽樓
lóu gāo lín jiǒng zhǔ, tiān kuò shàng dān tī.
樓高臨迥渚,天闊上丹梯。
yún jǐn shù bù qù, shuǐ píng tiān gèng dī.
云盡樹不去,水平天更低。
jiāng hú fēn qù zhù, wú chǔ gèn dōng xī.
江湖分去住,吳楚亙東西。
xiá zhǔ kuān yōu bào, chóu duō wàng zhuǎn mí.
遐矚寬幽抱,愁多望轉迷。
“江湖分去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