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文字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稍息文字業”全詩
曉擁臺山云,時讀修禊帖。
稚子來捋須,幼孫每持鑷。
晚來微雨休,幽徑無不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情景,并表達了他擺脫塵世煩擾、追求自我修行的愿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來心目昏,稍息文字業。
多年以來,我的心思變得迷茫,我稍作休息,不再埋頭于文字創作之中。
曉擁臺山云,時讀修禊帖。
清晨時分,我倚著臺山的云彩,時常讀一些有關修身養性的書籍。
稚子來捋須,幼孫每持鑷。
我的孩子們來整理胡須,年幼的孫子們拿著鑷子玩耍。
晚來微雨休,幽徑無不涉。
夜晚時分,微雨停歇,幽靜的小徑沒有一處不被我涉足。
詩意:
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曹勛追求內心寧靜和自我修行的心愿。他放下了文字創作的業務,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家庭的溫暖。作者用簡潔的詞語勾勒出了他寧靜的生活場景,透露出一種追求心靈自由和平靜的意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片段。作者通過放下文字的束縛,沉浸在大自然中,體驗山水之美,并與家人共度時光。詩中所表達的欲望和追求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展現了對寧靜、自由和家庭情感的渴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家庭場景為線索,通過簡潔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詩中透露出對簡單生活和親情的追求,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熱愛。這種平實而真摯的情感表達,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溫暖和共鳴。
“稍息文字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nián lái xīn mù hūn, shào xī wén zì yè.
年來心目昏,稍息文字業。
xiǎo yōng tái shān yún, shí dú xiū xì tiē.
曉擁臺山云,時讀修禊帖。
zhì zǐ lái lǚ xū, yòu sūn měi chí niè.
稚子來捋須,幼孫每持鑷。
wǎn lái wēi yǔ xiū, yōu jìng wú bù shè.
晚來微雨休,幽徑無不涉。
“稍息文字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