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插架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沙插架富”全詩
荼醾蔓層雪,芍藥欹重樓。
金沙插架富,蕙香轉林幽。
我欲助送之,飛絮漫天愁。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之一。這首詩以描繪山居春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愁緒。
譯文:
高大的春天即將離去,美麗的花兒仿佛留下來。紅花和白花像混在一起的雪,芍藥垂下頭在重重樓閣旁。金色的沙插上架子富麗堂皇,蕙香在幽深的林中飄轉。我想要助它們一起送別,飛舞的絮棉充滿了天空的愁緒。
詩意與賞析:
《山居雜詩九十首》通過山居春景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美好感受,并以此引發人們對離別的感慨和憂傷。詩中以花為主要意象,通過運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將花與雪、樓閣、林木等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富有詩意的景象。
首先,詩中的花兒被描繪得美麗而絢爛,如同雪花一般在紛飛中綻放,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芍藥欹下頭,似乎是因為花朵過于沉重而彎曲,增添了一種柔美而凄涼的意味。這些描寫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與變幻。
其次,詩中的金沙插架和蕙香轉林幽則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山居的環境。金沙插架象征著山居的富足和繁華,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而蕙香則在幽深的林中飄轉,給人一種清幽和寧靜的感受。這些景物的描繪增強了整首詩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山居之中,感受到了其獨特的氛圍。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愁緒。堂堂春將去,好花如款留的描寫表明了作者不舍春天的離去,希望能夠停留下來。然而,飛絮漫天愁的描寫卻暗示了離別的苦痛和憂傷,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凄涼的色彩。通過這種對比,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之中,使詩歌更富有感情色彩。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山居春景的描繪,以及對離別的感慨和憂傷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和細膩的表達能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歌呈現出一幅美麗而略帶憂傷的春天畫卷,讓讀者在閱讀中領略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金沙插架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táng táng chūn jiāng qù, hǎo huā rú kuǎn liú.
堂堂春將去,好花如款留。
tú mí màn céng xuě, sháo yào yī chóng lóu.
荼醾蔓層雪,芍藥欹重樓。
jīn shā chā jià fù, huì xiāng zhuǎn lín yōu.
金沙插架富,蕙香轉林幽。
wǒ yù zhù sòng zhī, fēi xù màn tiān chóu.
我欲助送之,飛絮漫天愁。
“金沙插架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