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已來白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景已來白雁”全詩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山居中的閑適心境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有知舊,相望頓以疏。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舊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平生有知舊”表達了作者與舊友的相識之久,彼此間的了解和默契。然而,由于某種原因,雙方之間的聯系突然變得疏遠,從而產生了隔閡和疏離感。“相望頓以疏”一句傳遞出作者內心的失望和惋惜。
接下來的兩句“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描述了作者在山居中躺臥思念著友人,期待著收到一封朋友寄來的信件。這種思念和期待在長時間的雨天中被進一步強調,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渴望得到朋友的關懷。
下半部分的兩句“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描繪了白雁飛來的景象,與此同時,詩意也如同初春的一片黃花一樣自由地流淌。這里,白雁象征著友誼的到來,詩意的自由流動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豁達和情感的宣泄。
最后兩句“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山居生活的享受。剡溪棹是指剡溪的船,暗示著作者對曾經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的懷念。而“策雪中驢”則表現了作者在雪地中駕馭著驢子,自在自得地享受山居生活的情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現了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在。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詩人將個人情感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使詩詞具有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內涵。這首詩在宋代詩歌中展現了曹勛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山水意境的追求,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景已來白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píng shēng yǒu zhī jiù, xiāng wàng dùn yǐ shū.
平生有知舊,相望頓以疏。
wò niàn shí rì yǔ, shuí jì yī xíng shū.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jǐng yǐ lái bái yàn, shī màn rú huáng chū.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bù wàng shàn xī zhào, qiě cè xuě zhōng lǘ.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景已來白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