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模且樸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形模且樸質”全詩
閎異必夏商,形模且樸質。
其間盛款識,鼓文儼周室。
固知文武隆,牧敦當第一。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居生活,雜錄九十首詩詞。不久前擔任古器事的職務,考察了三代的精細工藝。古代的器物變化豐富,夏商時期的器物尤其獨特,形狀簡樸而質樸。在這些器物之間,有著繁盛的款識,顯示出周室的氣勢。我深知文學與武功同樣重要,這是牧敦之所當居的第一位。
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描繪了一個山居生活的景象,詩人以古代器物為線索,表達了對文化和歷史的關注。詩中提到的三代考古和夏商時期的器物,暗示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傾慕。詩人認為文學和武功同等重要,將這種觀點融入到山居生活的詩詞中。
賞析:
《山居雜詩九十首》以山居為背景,通過描述古代器物展示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詩中的"頃職古器事"表明詩人曾從事考古工作,對古代器物有所了解,這也暗示了他對歷史的關注和研究。詩人提到夏商時期的器物,突出了那個時期的獨特性和樸素之美。同時,詩中也反映了詩人對文學和武功的重視,將其視為山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居生活中的古代器物,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對文學、武功的重視。詩意深邃,賦予了物品以文化內涵,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琢磨和贊美。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山居生活的寧靜和雅致,又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態度。
“形模且樸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qǐng zhí gǔ qì shì, sān dài kǎo xiān xī.
頃職古器事,三代考纖悉。
hóng yì bì xià shāng, xíng mó qiě pǔ zhì.
閎異必夏商,形模且樸質。
qí jiān shèng kuǎn zhì, gǔ wén yǎn zhōu shì.
其間盛款識,鼓文儼周室。
gù zhī wén wǔ lóng, mù dūn dāng dì yī.
固知文武隆,牧敦當第一。
“形模且樸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